中碳登支撐全國碳市場平穩運行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啟動上線交易。根據2021年1月印發的《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年覆蓋約4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1.79億噸,累計成交額76.61億元。
“全國碳市場是我國非常重要的制度創新,為企業控排、減排提供了市場機制。”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事業部經理古立然表示,當企業減排不再是負擔,而是能夠變現的市場行為時,將會加速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中碳登戰略總監李全偉介紹,自全國碳市場啟動以來,中碳登圓滿支撐全國碳市場首個履約周期的賬戶開立、分配、履約清繳、交易結算等工作,注冊登記系統上線后,始終保持無中斷安全運行、無一日發生清結算異常情況,累計清算金額約168億元;中碳登還協助各級主管部門完成了首個履約周期的相關工作,為2162家發電企業開立登記結算賬戶,幫助全國碳市場履約完成率達到99.5%。
正如前文所述,生態環境部此前明確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負責建設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在完成建設后,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和中碳登會有哪些聯系?
李全偉表示,在《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等全國碳市場的頂層設計中,都明確了參與全國碳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不再重復納入地方試點碳市場,即不會對企業產生雙重履約義務,最終將去除碳排放權流動約束,建成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在這一逐步過渡的過程中,試點碳市場仍然有非常大的探索空間和創新發展方向。”李全偉說,以湖北試點為例,湖北碳市場一方面將繼續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推動碳市場管理制度完善,積極研究降低市場納入門檻,擴大行業覆蓋范圍,完善配額投放回購和核查機構管理辦法等;另一方面也將充分發揮試點對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支撐作用,參與全國碳市場的建設,服務全國控排企業和地方政府,提供交易、政策咨詢、能力建設培訓等服務,探索開展更多更豐富的氣候投融資和碳定價機制創新,為全國碳市場積累經驗;此外,湖北試點市場還將按照國家碳交易主管部門的有關部署和安排,與全國碳市場做好制度銜接,有序融入全國碳市場。
李全偉透露,“十四五”期間,中碳登的首要任務仍是支撐全國碳市場的平穩運行,持續建好用好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依托系統聯通排放、交易、結算等各方信息的“大數據”樞紐優勢,協助主管部門建立配額分配測算機制、履約風險識別機制、交易異常行為監管機制,為防范市場運行風險提供有力抓手,為主管部門分析決策提供數據支持;著力研究碳市場政策法規體系,完善登記結算業務制度,為全國碳市場體制機制建設進言獻策,推動全國碳市場平穩有序發展;持續探索碳市場對于氣候投融資體系建設乃至于雙碳目標的作用,踐行氣候投融資體系研究建設也將是中碳登的重點工作。
“下一步,中碳登將持續在氣候投融資標準、產融結合、碳金融創新等方面開啟一系列探索,從碳定價、碳金融創新、碳資產法律性質確立、
碳減排量確權、低碳產業投融資對接平臺等若干維度進行研究,服務于氣候投融資。”李全偉說。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