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7月26日,外灘一帶15盞電弧燈通電亮燈,上海成了繼巴黎、倫敦之后世界第三個有電的城市。彼時,一個因“電”而生的企業,與上海這座城市同成長共壯大,勇立潮頭,為魔都上海的繁榮添光增彩。
經過140年的不斷深耕,國家電投集團公司旗下的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國家電投上海電力”)不僅照亮了上海,更成為了推動
綠色低碳發展的“碳”路先鋒。
如今,國家電投上海電力
清潔能源占比接近60%。這意味著,供給上海的能源正越來越綠色,越來越清潔環保。這一組數據顯得更加直觀——國家電投上海電力供電煤耗約為283克/千瓦時,優于全國供電標準煤耗302克/千瓦時,更優于美國供電標準煤耗317克/千瓦時。這相當于每發1千瓦時電,上海電力比美國電力企業少排放約240克二氧化碳。
近年來,國家電投上海電力不斷加大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項目開發,并將“綠色電力”的步伐邁向了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其中,在長三角地區控股
新能源裝機達540萬千瓦;在長江經濟帶,正在圍繞交通、建筑、工業、環保等領域,加緊布局綜合智慧能源、分布式、微網、氫能、儲能等示范項目,助力長三角及長江經濟帶能源生產消費綠色智慧轉型。
面對國家“碳達峰、
碳中和”的莊嚴承諾,國家電投上海電力緊盯新能源規?;⒋蠡鼗l展,致力于做綠色低碳行動的先行者和示范者,以零碳智慧引領綠色發展,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全過程的減碳服務,勇當“碳”路先鋒,開創美好未來!
前灘智慧能源中心 藏著未來“制勝牌”
前灘智慧能源中心坐落于上海目前最炙手可熱的板塊之一的前灘,看似一幢普通辦公大樓,但是僅用了6146平方米的占地面積,卻為200萬平方米的建筑提供冷熱電。從2017年1月正式運行以來,與傳統供能方式比,節能近30%,減排溫室氣體40%以上。
前灘智慧能源中心是如何辦到的?節能的秘密就藏在內部的“智慧能源”中——大樓分為地上五層、地下兩層,采用了以天然氣為基礎能源的冷熱電聯供的分布式能源系統,樓里有當時亞洲最大的蓄冷熱水儲能罐,足足有三層樓高,最多可以蓄水2.5萬立方米。
這一蓄能水槽利用冷熱水密度差形成一個使冷、熱水分層的斜溫層,能夠有效實現同一個罐體在夏季蓄冷釋冷,在冬季蓄熱釋熱。比如,以冬季蓄熱釋熱為例,冬天熱水通過加熱設備加熱,從罐體的頂部進入蓄能水槽內,蓄能水槽底部的低溫會回流至加熱設備繼續加熱,完成整個蓄熱的循環過程。
正因為如此,前灘智慧能源中心白天就能向客戶側供能,熱水從罐體的頂部流出,流至客戶側,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能源,客戶側回流低溫水,從罐體的底部進入蓄能水槽內。在整個釋熱和蓄熱的過程中,罐體內的水量始終保持不變。于是,夜間蓄能、白天釋能的“智慧能源”充分利用峰谷電價差,為項目運行節約大量成本,還解決了空調負荷波動對供能系統運行效率的影響。
除了前灘智慧能源中心,作為上海最大的供熱企業,國家電投上海電力正嘗試各種分布式能源的創新,目前已正式投運的有上海化工區創新中心等3個項目,以及開始供能的世博a片區項目和西岸傳媒港項目。
其中,世博a片區是上海世博會后重點開發的區域,世博項目設東西兩個能源站,建筑面積各約1.95萬平方米,東西兩站聯合運行。正式投運后將為世博a片區域內的建筑,如金磚銀行、未來上海電力總部大樓等,提供約120萬平方米的清潔能源。而位于徐匯區西岸傳媒港的西岸項目建筑面積約8267平方米,正式運營后能夠為傳媒港區域內的單位,如央視、騰訊等,提供約66萬平方米的清潔能源。
據悉,未來這些項目建成后,多個能源站將在前灘地區實現“智慧遠程集控”。
綠色能源 屢創國內外“首個”佳績
在國家電投上海電力的綠色能源“版圖”中,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電的占比也逐年增大,項目分布全國20個省份,特別是海上風電,更是實現了環保和經濟“雙豐收”。
海上風電的環保效益不可小覷,按火力發電標準煤耗315克/千瓦時計算,風電每年可節約標準煤26.59萬噸,可減少排放二氧化碳68.39萬噸、二氧化硫6780.61噸、氮氧化物5826.43噸,減少灰渣10.64萬噸、煙塵2553.49噸,此外每年還可以減少用水243.19萬噸,并減少相應的廢水和廢棄物排放。
在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亮月沙北側海域,國家電投上海電力自主開發建設了首個海上風電項目工程,這也成為當時長三角區域離岸最遠的海上風電。大豐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302.4兆瓦,共安裝72臺風機,單機額定容量為4.2兆瓦,年可利用小時數約2792小時,年發電量約8.4億千瓦時。
作為上海市目前最大單體風電項目,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奉賢海上風電也是我國首個競爭性配置海上風電項目,采用智慧風機、智慧風場、智慧運行及智慧互聯網等海上風電前沿技術,致力于打造成為智慧海上風電的樣板。2021年底并網投運后,每年可供清潔綠色電能近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18萬噸。
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并未止步于長三角等國內區域,通過多年堅持不懈地“走出去”,還積累了豐富的國際化經驗,也成為了國家電投集團少數可以獨立實施國際化項目開發和運營的
平臺。
去年4月1日,國家電投上海電力日本公司傳來喜訊,日本栃木縣最大的光伏項目——那須烏山47.52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實現全容量并網,正式投入商運,較計劃提前7個月,創下了日本同類型光伏電站工程建設最快的紀錄。在項目團隊的不懈努力下,該項目在惠及當地的同時,還成功鎖定了喜人的電價水平,僅此一項就為項目每年增收12億日元。日本那須烏山光伏發電項目商投后,每年將為當地提供6400萬千瓦時的綠色能源。
在歐盟成員國馬耳他,國家電投上海電力是最大的境外投資運營商。在幫助該國建設清潔能源體系的基礎上,正在推進“零碳島”示范項目建設。在黑山,上海電力開發的莫祖拉風電項目,年發電量占黑山社會用電量的5%,入選“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綠色發展類最佳實踐
案例。在土耳其,胡努特魯電廠(2×660mw)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和土耳其“中間走廊”計劃對接的重點項目,也是中國在土耳其最大的直接投資項目。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國家電投上海電力一直與時代同呼吸,與人類社會發展共命運。目前公司境外資產總額超200億元。國家電投上海電力不僅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推向全國,更撒向世界,不斷開花結果。
主動增援一線 保供防疫兩不誤
國家電投上海電力作為在滬央企,始終胸懷“國之大者”,堅決扛起央企責任與擔當。面對本輪上海防疫工作的嚴峻形勢,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員工勇擔疫情防控的職責,勇挑能源保障重任,始終堅守在電力生產一線崗位上,履職盡責當好電力守“滬”者。
3月13日,國家電投上海電力聞令而動,盡銳出戰,果斷采取措施,對在滬7家電廠以及重大電源建設項目閔行燃機開始實施全封閉管理,抽調骨干力量駐廠值守,確保上海市能源供應。
疫情來勢洶洶,防疫物資保供成為重中之重,緊急增援國藥物流倉庫號令一出,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增援突擊隊主動請戰,7名志愿者脫穎而出,于4月16日直奔一線,打響了防疫物資保供攻堅戰。
為了確保安全高效完成此項任務,國家電投上海電力黨委以最嚴格的標準選拔志愿者,在最短的時間內,將符合條件的志愿者集結到位,完成保障車輛的消殺,聽從市經信工作黨委調遣。清晨6時,接送志愿者的車輛已在第一位志愿者家附近就位,依次接完7名志愿者后,經過近3個小時的車程,最終準時到達了目的地。經過4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7名平均年齡40歲的志愿者渾身早已被汗水浸濕,雙手也已露出深深的勒痕,但這些困難阻擋不了他們主動投身抗疫一線,回報社會的決心。
作為上海市保障電源的中堅力量,3月至5月期間,國家電投上海電力在滬電廠累計發電38.6億千瓦時,發電量在上海市保障電源中占比近三分之一,在上海市公用電廠供熱量中占比超過50%,有效保障超大城市的能源供應安全。
疫情期間,全廠共有300多人24小時駐扎在廠區,全力確保兩臺百萬千瓦機組的安全發電。始建于1958年的閔行燃機,去年年底新投運了一臺f級燃氣機組,在今年3月以來加強巡檢維護,隨時響應調度安排,做到應開盡開,應發盡發,為穩定上海電力供需平衡起到了一定作用。吳涇電廠實施封閉管理,嚴格核酸檢測、消毒等防控工作,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無遺漏,運行部集控巡視員還給電氣裝置進行定時檢查,確認設備運轉正常,確保機組穩定安全。
另外,國家電投上海電力黨委對增援一線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決定在確保7家在滬電廠安全保供的基礎上,成立上海電力增援一線突擊隊,公司一把手擔任總指揮,并發布動員令,號召管理人員、非一線生產人員積極踴躍報名。除了2000余名職工為了安全保供納入駐廠封閉管理外,參加一線抗疫的志愿者已超過500余人次。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