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在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小鎮,白馬湖實驗室(能源與
碳中和浙江省實驗室)揭牌成立。
今年5月,白馬湖實驗室正式納入浙江省第三批省實驗室,成為浙江省目前唯一一家由省屬國企牽頭、高校共建和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能源領域高能級科創
平臺,將為浙江省“雙碳”目標落地、能源產業轉型升級、科創能力提升和能源領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白馬湖實驗室由浙江省能源集團牽頭,聯合浙江大學、西湖大學共建,地方政府及國資國企支持,民資民企參與。實驗室將瞄準世界能源科技發展前沿,立足浙江產業需求,對接國家重大戰略,聚焦
綠色能源的能質轉化與傳遞,圍繞太陽能轉化與催化、零碳能源轉化與存儲、能源低碳轉化與多能耦合等方向開展研究,著力破解能源領域重大科學問題、突破“卡脖子”關鍵技術,構建多元協同發展的
清潔能源供應體系,推動產業
綠色低碳轉型,保障能源安全。
按照“一總部、多基地”的空間布局,白馬湖實驗室以杭州為中心,向外輻射,建設起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和成果孵化為一體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據了解,一期實驗室總部基地已經落實土地134畝,位于杭州高新區(濱江)白馬湖畔,將于今年年底動工。此外,還規劃在蕭山、長興等地建設分中心,五年初步預計投入85億元。
“我們將積極推動創新平臺與市場主體緊密對接,助力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浙江省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胡仲明表示,將舉全集團之力,與浙江大學、西湖大學一起,積極加快推進實驗室各項工作,為浙江打造三大科創高地、搶占碳達峰碳中和技術制高點提供能源支撐。
“我們既立足當前抓實效,又著眼長遠抓基礎,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大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白馬湖實驗室主任高翔表示,白馬湖實驗室將遵循投入主體多元化、管理制度現代化、運行機制市場化、用人機制靈活化的原則,加大開放力度,加強人才引育,建立符合科研規律的創新體系。
目前,能源領域的一批“首席科學家”已正式加盟白馬湖實驗室,首批建設的氫能儲運技術、太陽能轉化與催化、能源清潔低碳、電化學儲能技術和
新能源材料等五個研究所已啟動,人才相關配套政策在進一步明確,計劃今年匯聚科研人員近200名,打造科研團隊7個至10個,加快匯聚國內外頂級
專家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據悉,白馬湖實驗室將力爭取得新一代高效光伏電池、液氫制備/儲運及加注關鍵裝備等10項以上重大技術成果,大型安全環保型儲能電站、規模化
碳捕集及利用等5項重大示范工程,建設成為開放型、平臺型、樞紐型高水平新型科研機構。(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