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制訂《中國石油綠色低碳發展行動計劃3.0》(簡稱《行動計劃3.0》),積極致力于從油氣供應商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按照“清潔替代、戰略接替、綠色轉型”三步走總體部署,實施綠色企業建設引領者行動、清潔低碳能源貢獻者行動、碳循環經濟先行者行動,力爭2025年左右實現碳達峰,2035年外供綠色零碳能源超過自身消耗的化石能源,2050年左右實現“近零”排放,為中國碳達峰、碳中和及全球應對氣候變化作貢獻。
《行動計劃3.0》從“我們作出的努力”“我們期許的未來——邁向2050碳循環經濟”“我們的行動目標”“行動部署”“行動保障”和“展望”6個方面,系統展示中國石油為全力邁向2050碳循環經濟之路所作的努力及行動部署,提出了“碳循環經濟體系”一個理念,“天然氣+”“氫能+”“CCUS產業鏈建設”三個創新點,部署了“綠色企業建設引領者”“清潔低碳能源貢獻者”“碳循環經濟先行者”三大行動及十大工程,從而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石油綠色低碳轉型的內涵,細化了轉型實施路線圖。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這也是中國石油繼2012年、2019年后第三次制訂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本版摘編《行動計劃3.0》中的相關內容,以饗讀者。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碳循環經濟理念
碳循環經濟(Circular Carbon Economy)核心是2020年G20峰會所提出的“碳減少、碳利用、碳循環、碳移除 (4Rs)”四要素。中國石油將通過持續優化公司的能源流與碳流,圍繞二氧化碳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實施流程再造,積極布局新能源、新材料、新產業,打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產業鏈,加快實現能源供應清潔化和碳產業的規?;?,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全力向2050碳循環經濟之路邁進。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中國石油的行動目標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清潔替代階段(2021年~2025年),以生產用能清潔替代為抓手,產業化發展地熱和清潔電力業務,加強氫能全產業鏈、CCS/CCUS等戰略布局,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產能比重達到中國石油一次能源生產的7%。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戰略接替階段(2026年~2035年),積極擴大地熱、清潔電力,產業化發展氫能、CCS/CCUS業務,大幅提高清潔能源生產供應能力和碳減排能力,力爭2035年實現新能源、石油、天然氣三分天下格局,基本實現熱電氫對油氣業務的戰略接替。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綠色轉型階段(2036年~2050年),著重規?;l展地熱、清潔電力、氫能、CCS/CCUS等新能源新業務,到2050年,力爭實現熱電氫能源占比50%左右,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助力全社會碳中和。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中國石油作出的努力
□2021年,中國石油國內天然氣產量達1378億立方米。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天然氣在油氣結構中占比達到51.6%,比例進一步提升。
□2021年,中國石油加大力度引進海外管道天然氣、LNG,向社會供應天然氣2055.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3%。
□2021年,中國石油國內單位油氣產量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20年下降4.38%,其中甲烷排放強度較2020年降低8.9%。
綠色企業建設引領者行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按照“合規發展、減污降碳、清潔替代”的原則,秉承節能為第一能源理念,構建多元化清潔能源替代體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致力于成為綠色企業建設引領者。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節能降碳工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實施能量系統優化。開展油氣田地上地下聯合優化、煉化一體化能量梯級利用,逐步淘汰落后產能。
——規?;七M清潔替代。持續提高天然氣和燃料氣使用比例,大力實施以風電光伏替代油氣生產現場網電。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推進能源管控建設。開展能源管控功能升級完善和能源管控單元評估診斷,推進能源與生產管理一體化發展。
甲烷減排工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建立甲烷監測報告與核查(MRV)體系。開展全產業鏈甲烷排放檢測與核查,全面推廣實施甲烷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實施常規火炬熄滅計劃,實現伴生氣經濟有效回收,發展低壓低氣量低濃度甲烷回收技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深化整體密閉流程改造。深化油氣田地面工程集輸系統密閉改造,建立油氣田開發甲烷與VOCs協同管控機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生態建設工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建設。建立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把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納入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規模發展林業碳匯。實施集中造林,實現碳匯林建設與義務植樹、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質能發展相結合。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推進油氣田企業綠色礦山建設。實施綠色生態工程、綠色人文工程、綠色宜居工程和綠色創效工程“四大綠化工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綠色文化工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深化污染防治攻堅。強化污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排,實施環保治理設施提標改造,建設智慧環保平臺。
——提高ESG績效。持續完善公司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信息,加強生物多樣性和土地利用、低碳環保等方面信息披露。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開展優秀企業公民建設行動。按照合規、公開、共建的原則,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融入企業經營全過程。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清潔低碳能源貢獻者行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按照“融合發展、優化布局、戰略接替”的原則,堅持將天然氣業務作為綠色發展的戰略方向,實施地熱、生物質能和風光發電工程,打造氫產業鏈,進一步推動煉化轉型低碳發展,致力于成為清潔低碳能源貢獻者。
“天然氣+”清潔能源發展工程
——大力提升天然氣產量。實施穩油增氣戰略,加大勘探開發力度,推進頁巖氣低成本商業開發和煤層氣規模效率開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產業化發展光伏、風電、地熱等可再生能源。開發油田礦區光伏發電和風電項目,形成地熱資源高效規模開發。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打造“天然氣+”產業聚群。推進氣電調峰與可再生能源發電協同開發,推動天然氣零碳制氫與綠氫產業區集群建設。
“氫能+”零碳燃料升級工程
——大力發展氫能產業鏈。同步布局“氫能+”等零碳燃料產業鏈,發展氫能深加工生產鏈和零碳燃料供應鏈。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產業布局氨、生物燃料、合成燃料等零碳燃料。打造無碳低碳制氨和氨能利用現代產業鏈,參與全球零碳“氨能源”儲運網絡構建。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規?;l展新材料業務。以乙烯、PX為龍頭,持續提高烯烴、芳烴等化工產品生產比例,超前布局二氧化碳化工利用技術。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綜合能源供給體系重構工程
——系統優化產業鏈布局。打造“天然氣+”產業集群,發展“油氣熱電氫”生產體系和“氫能+”供應體系,以數字化技術再造流程,發展智能物聯網綜合管理平臺。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產業化延伸能源終端服務。充分利用現有加油站和礦區服務終端,以智能化加油站改造為推動,規模化發展一體化供電服務,建立人—車低碳生活圈。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構建區域性凈零碳排放綜合能源供應體系。以“天然氣+”為基礎,發展“風光氣熱氫”互補、“電熱冷水燃”聯供智能化綜合能源服務網絡。發展智慧型多能互補終端供熱供電技術,打造區域性碳中和綜合能源供應體系。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碳循環經濟先行者行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按照“循環發展、零碳升級、綠色轉型”的原則,推進零碳生產體系重構,實施生態設計優化和數字化賦能,持續推進電氣化深度改造,布局CCS/CCUS戰略接替產業,致力于成為碳循環經濟先行者。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深度電氣化改造工程
——持續推進上游業務的電氣化改造。積極發展風電光伏,推行網電鉆完井和戶外作業光儲一體化項目,實現油氣開發多元化能源綜合利用和管控深度電氣化。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不斷提高下游業務的電氣化水平。圍繞煉化過程中的高排放和高能耗裝置進行綠色電氣化改造,加大綠電使用量,逐步實現乙烯裂解壓縮機、丙烯壓縮機等電氣化。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發展區域電力協同管控系統。利用能源互聯網、大規模儲能等新技術和智能化手段,實現區域內清潔能源的安全調配與高效消納,實現礦區智能清潔供電系統升級。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CCUS產業鏈建設工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發展CCUS-EOR。發揮油田、煉化一體化業務優勢,整合內部源匯匹配,形成完整產業鏈,建設石油石化近零示范區。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布局CCUS區域產業中心。以提高化石能源清潔利用、工業產業鏈零碳升級為核心,開展CCUS區域產業中心戰略規劃和建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研究CCUS超前技術。超前部署新一代捕集技術,發展遠距離大容量二氧化碳運輸封存、數據模擬、空天一體監測,參與全球DACCS、BECCS、海洋碳匯等研究合作。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零碳生產運營再造工程
——實施生態設計優化。采用零碳/低碳生產工藝,推廣使用氫、氨、生物質能等零碳/低碳燃料,發展工廠級“綠色能源島”,打造零碳能源集中供應平臺。
——發展數字化賦能。推進數據全面采集和生產過程實時感知,發展智能化油氣田、數字化煉油化工、智慧化銷售服務,加速構建智慧型碳生產信息管理平臺,建立全生命周期綠色供應鏈。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構建碳循環經濟圈。統籌資源市場、清潔能源供應、環境容量及碳減排潛力,加強與煤化工、電力、新能源等行業技術耦合發展區域碳循環經濟戰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