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節選了2021年安徽省氣候變化監測公報進行發布,從公報上可以看出,近60年來安徽省氣候變暖特征明顯,生態環境變化總體向好。
全省氣候變暖特征明顯
1961-2021年,全省年平均氣溫平均每10年上升0.22℃,總共上升了1.34℃;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上升速率分別為0.21℃/10年和0.30℃/10年,總共上升了1.85℃和1.28℃。
2021年,全省平均氣溫、平均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分別偏高1.0℃、1.3℃和0.8℃,均為有氣象記錄以來最高;國慶期間(10月1-7日)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二熱;冬季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三高,全省有61個站達到強暖冬標準。
全省入春和入夏明顯提前,入秋和入冬顯著推遲,夏季日數明顯增加,冬季日數顯著減少。1961-2021年,全省平均入春和入夏時間分別平均每10年提前1.8天和1.2天,總共提前了11.0天和7.3天;入秋和入冬時間分別平均每10年推遲1.4天和0.9天,總共推遲了8.5天和5.5天;夏季日數平均每10年增加2.6天,總共增加了15.9天;冬季日數平均每10年減少2.8天,總共減少了17.1天;春季和秋季日數線性變化趨勢不顯著。
皖南山區水源涵養量明顯增多
全省可利用降水資源量呈階段性變化特征,皖南山區水源涵養量明顯增多。1961-2021年,淮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新安江流域可利用降水資源量均沒有顯著的變化趨勢,以階段性變化特征為主。2000-2021年,皖南山區水源涵養量明顯增多,每10年增加42.1億立方米,但大別山區變化趨勢不明顯。
生態氣候環境變化總體向好
全省氣候舒適日數明顯增多,適合旅游時間顯著增加。1961-2021年,安徽省和黃山氣候舒適日數明顯增多,分別平均每10年增加2.3天和4.7天,總共增加了14.7天和28.7天,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2021年,全省年氣候舒適日數與常年基本持平,黃山氣候舒適日數偏多8天。
全省植被覆蓋度和植被生態質量指數顯著升高,巢湖藍藻水華發生日數近四年逐年遞減。根據安徽省氣象科學研究所監測,2000-2021年,全省植被覆蓋度平均每10年增加4.2%,總共增加了9.2%,植被生態質量指數平均每10年上升4.2,總共上升了9.2;2011-2021年,巢湖藍藻水華發生日數以年際波動為主,但最近四年水華發生日數逐年遞減。
合肥市氣候宜居優勢較顯著
合肥市多年平均(1961-2020年)年適宜溫度日數為121天,年適宜濕度日數占全年總天數近6成,雨日四季分配較為均衡,年適宜降水日數占降水總日數的73%,年適宜風日數占全年總天數近8成;低溫、干旱、強風、沙塵及強對流等不利天氣氣候事件較少發生,氣候風險總體較輕;合肥市年優良以上空氣質量達標率為77%,目前濕地保護率達74.8%,位居全省第一;森林和濕地資源豐富,是首批三個國家園林城市之一??傮w來看,合肥市具有較明顯的氣候宜居優勢。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