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18日,世界氣象組織在日內瓦發布《2021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指出,2021年四項關鍵氣候變化指標——溫室氣體濃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熱量和海洋酸化均創新紀錄。世界氣象組織表示,這是人類活動正在造成全球范圍內陸地、海洋和大氣變化的又一明顯跡象,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系統有持久、有害的影響。
報告顯示,極端天氣——氣候變化的日常“面孔”,導致了數千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對人類的生命和福祉造成了沉重影響,并引發了對糧食和水安全和流離失所的擔心,2022年這些現象尤為突出。
報告確認,過去七年是有記錄以來最暖的七年。2021年“僅僅”是這七個最暖年份之一(而非最暖年份),因為年初和年底出現了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產生了暫時的降溫效果,但并沒有扭轉氣溫上升的總體趨勢。2021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約高出了1.11(±0.13)攝氏度。
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氣候狀況》報告是對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的補充,其中包括截至2019年的數據。世界氣象組織這份新報告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信息和實例,說明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報告中概述的氣候變化指標,在近年來并在全球范圍內如何發揮作用,以及2021年國家和區域層面如何遭受極端事件的相關影響。報告將成為今年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的正式文件。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