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港獲悉,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自去年10月17日正式投產運營以來,生產作業效率穩步提升,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今年以來,碼頭累計作業船舶100余艘,單日最高開線量達到滿線12條,單船開線量達到6條,并創造了平均單橋效率34.6箱/小時、月度集裝箱吞吐量等多項峰值紀錄,陸運方面收提箱效率同步提升,車輛平均滯場時間僅11.5分鐘。
碼頭作業效率為什么這么高?天津港第二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信息部副經理劉喜旺說:“碼頭投產運營到現在,我們革新38項自動化業務流程,優化45項生產作業環節,開發14個生產作業小程序,完成105項SOP標準化作業流程操作手冊,持續提升碼頭作業效率和運營效能。”
除此之外,在設備方面,天津港北疆港區C段智能化集裝箱碼頭開展ART雙軸控技術,在智能水平運輸系統、ART單車方面不斷優化運行路徑規劃、單車局部控制精度、直行和轉彎速度,目前完成了單車直線20公里時速重載測試,并根據測試中出現的圍網阻礙、AEB誤觸發等問題進行整體調整和優化,同時提升自動充電成功率,完成智能解鎖站與生產控制系統對接,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
信息化方面,優化ART卸船上岸過程中動態換橋邏輯,補償實際工況與理論模型之間的逆向偏差,確保各類工況下ART資源的連續性和均衡性,實現卸船效率持續提升。擴展并動態賦予緩沖位的復合屬性,優化調度模型和時間矩陣,充分利用PB資源,大幅提升裝船車序調控的靈活性和合理性。同時,進一步完善核心系統的版本迭代機制,充分利用預生產環境平衡系統優化與業務生產之間的關系,實現系統能力與生產效率同步提升。
今年,C段碼頭在智能化集裝箱碼頭建設中所創新和積累的數字孿生應用、ART雙軸控技術研究與應用、自動充電技術三項科技成果通過了天津市科技成果鑒定,分別獲得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等評價,取得了3項發明專利證書和7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通過不斷打通與口岸各部門連接的各類信息化數據共享渠道,梳理優化船舶作業業務流程,天津港進一步壓縮輔助作業時間,強化整體作業組織,充分釋放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作業效能,有效保障了全港船舶直靠率、在港停時等航陸運綜合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