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網絡上被提及最多的熱門詞匯,莫過于“雙碳”。自2016年,我國率先簽署《巴黎協定》并積極推動落實以來,碳達峰、
碳中和成了國家工業發展的主旋律,更是被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成為每一個車企繞不開的路線。
“雙碳”目標的提出和落實,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發展理念、發展模式、實踐行動上積極參與和引領全球
綠色低碳發展的努力。而作為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支柱,國有汽車企業對于實現“雙碳”目標責無旁貸,在此行列之中最為突出的,非北汽莫屬。
率先行動 國企擔當
十幾年前,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之后,環保的矛頭被指向汽車工業,于是“汽車”這一自19世紀誕生以來的工業化產物,就一直承擔著“綠色”大考。自那時起,中國加快了
新能源發展的步伐,主動承擔起了世界“雙碳”目標的主導角色,開啟了進入綠色減碳發展的新時代。
從2009年以來,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進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日新月異,企業紛紛布局,包括近些年涌現的“互聯網造車”新勢力,行業整體呈現一片繁榮景象。以北汽集團為代表的國有汽車企業在我國“雙碳”事業中,承擔著重要的任務和角色。
北汽的新能源發展之路,包含兩條重要的發展路線:一是以三電技術為核心的純電汽車路線,二是以氫燃料技術為核心的氫燃料客車路線。而追根溯源這兩條發展路線,要比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更早。
北汽的三電技術研究要追溯到2009年11月。彼時,北汽在
北京大興采育鎮建立了集零部件級、整車級的研發驗證與生產、物流為一體的工業園,其三電核心技術的研發與驗證也自此開啟了專業化時代。北汽的氫燃料技術研究則更早,要追溯到2006年,與清華大學、億華通聯合承接國家“863計劃”中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研發項目。僅僅兩年后,北汽的第一代氫燃料電池客車就在2008奧運會亮相,加上800多輛氫燃料電池客車服務2022年冬奧會,北汽成為了唯一一家服務雙奧的大型整車企業。
聚力投入創新研究,大量核心技術產出
在雙碳之路上,北汽不僅責任心強、敏感度高、布局早,在歷經十幾年科技創新的努力之后,目前的技術發展水平也是純電、氫燃料兩個領域的行業翹楚。
純電路線方面,北汽如今已形成以三電技術為核心的純電汽車正向開發的關鍵技術體系。從采育到藍谷,北汽在純電技術領域如今已經擁有世界頂尖級的研發與驗證能力,共計產出3909項專利,其中發明類專利就有972項。
極狐汽車是北汽的高端產品,代表著北汽最先進的三電技術實力,也是北汽在純電技術領域最前沿的先行者。從行業領先的160Wh/Kg電芯能量密度、永不失控的電池性能,到708km的業內純電最長真續航,再到10分鐘200km快速充電等關鍵技術,都彰顯了北汽在三電技術領域的長足進步和領先優勢。在正向研發過程中,北汽還基于自身眾多優勢技術,打造出了BE21全冗余架構電動硬件
平臺,并且得到了海外汽車企業的認可,對海外進行了知識產權輸出。
氫燃料路線方面,北汽在氫燃料電池研發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技術成果,已成為國內氫能源造車的領軍代表。2006年,北汽便開始了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工作,目前已經在制氫、加氫、用氫、燃料電池整車開發方面大規模布局。梳理北汽的氫能源發展形成的產品矩陣和商業化應用,可以看出北汽在氫能技術布局的前瞻性。
從2008年推出國內首款氫燃料電池客車并服務北京奧運會,到2014年第二代12米氫燃料電池客車解決生產成本高、燃料電池壽命短等阻礙氫燃料電池客車發展的瓶頸問題,再到2016年第三代8.5米氫燃料電池客車斬獲全球大規模訂單,如今的北汽氫燃料電池客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車輛采用先進可靠的電安全技術、氫安全技術、氫電耦合安全系統以及符合國際要求的整車布置設計,整車氫氣加注10-15分鐘,續航里程可達450公里以上,可實現零下30度低溫啟動、零下46度低溫存放和停機自動保護,其氫燃料電池技術的先進性和可靠性顯而易見。
全生命周期助力“雙碳”,北汽綠色的不只有科技
作為北京的國有企業,北汽主動承擔的國企義務還不止如此。截至目前,北汽已投入數十億元專項開展
節能減排工作,建立健全了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管理體系。
在
碳排放管理方面,自2013年起,在集團的統一組織下,9家在京企業每年開展
碳核查與
碳交易履約工作,并以此為契機挖掘減碳潛力,通過市場化手段推動減碳項目。在制造環節,北汽圍繞綠色制造體系成功完成了13家國家級綠色工廠建設,數量在中國汽車行業內排名第一。
福田康明斯作為全球最先進的制造工廠之一,環保標準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實現高效節能品質的同時,可滿足包括國六、歐六以及北美EPA2017道路和非道路全球最高排放標準,應用遍及全球,覆蓋公路及非公路多種應用。北汽越野車公司2019年取得全國汽車整車制造業首家排污許可證,在行業內取得良好的示范帶頭效應。
乘用車方面,北汽集團推出ARCFOX、EC、EU、EX等系列數十款純電動乘用車,市場保有量55萬輛,總行駛里程183億公里,綜合節能減排194萬噸,相當于種植樹木1137萬顆。
商用車方面,北汽推出了推出輕卡、中重卡到客車的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車。以北京市新能源公交車為例,目前保有量超過1萬輛,近90%來自北汽福田,按每年運營6w公里計算,平均每車每年減碳63噸。福田換電重卡能耗費用相較燃油車最高節省10%。
結語:
北汽的減碳之路,讓我們看到一個世界500強企業的責任感和自覺性。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核心技術的產出,各種產品的不斷推出,都讓北汽在“雙碳”戰役中走在前列,行穩致遠,成為當之無愧的“雙碳”背后的中國力量。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