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國家、組織與我國的碳定價機制發展現狀
據世界銀行統計,截至2021年4月,全球有64項碳定價機制正在實施,3項計劃實施,包括32項碳排放權交易和35項碳稅,已實施的碳定價機制覆蓋11.65GtCO2e(十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21.5%。
主要國家、組織碳定價機制實施進展
目前,雖然碳定價機制在逐步主流化,但就覆蓋范圍、排放實體而言,碳稅和碳排放交易體系仍居于碳定價機制的中心地位。
1990年,芬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征收二氧化碳稅的國家,但二氧化碳稅稅率最高的國家是瑞典。
據瑞士資訊,瑞士自2008年起對化石燃料(主要是取暖用油和天然氣)征收二氧化碳排放稅。這項舉措在2007年由議會決定,因為此前瑞士沒能實現其氣候目標。其目的是鼓勵業主減少用于取暖的化石能源消耗,例如,用熱泵取代燃油鍋爐,從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2022年稅率將增加到目前立法規定的最高限額120瑞郎。
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稅收收入返還給了民眾和經濟。消耗大量化石燃料的工廠只要承諾減少排放就可以申請免稅。
瑞士環境部長西蒙內塔·索馬魯加(Simonetta Sommaruga)表示,激勵減排的二氧化碳稅“被廣泛接受”。
2022年3月15日晚間,歐盟碳關稅(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在歐盟理事會獲得通過。法總統馬克龍在其個人社交賬號上公布此消息。作為世界上首個以碳關稅形式應對氣候變化的提案,將對全球貿易產生深遠影響。
日本
碳交易與碳稅相結合的復合機制在激勵市場主體減排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韓國率先建立了國家層面的碳交易市場,通過立法自上而下推動實施,并在配額分配、
履約方式和市場功能等方面不斷完善。
新加坡分階段實施碳稅,新加坡碳稅具備稅率低、覆蓋廣的特點,不可豁免的制度措施向市場釋放公平、統一和透明的價格信號。
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將目光投向了碳排放交易體系。
2020年,墨西哥啟動了碳排放
交易系統試點,標志著拉丁美洲首個碳排放交易體系出現。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