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中和投資巨大需多方發力
“很多機構都預測全世界要實現碳中和的話需要巨大的投資,對中國而言,這個挑戰更加艱巨。”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說,預計到2050年中國碳中和相關領域的投資額將超過250萬億元。
記者獲悉,目前,已有不少企業加快了相關領域的業務布局。國網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龐驍剛表示,對電力行業企業而言,“雙碳”加速推進具有較大挑戰,包括安全保供壓力、科技創新進度、配套政策是否及時等。目前,國網已推出五年超3500億美元投資計劃,將圍繞“雙碳”目標推動傳統電網向能源互聯網升級。
劉俏分析,對于巨量投資,現有財政金融體系有三件事情可以做。首先,最關鍵的是要盡快形成碳
價格的發現機制,通過市場因素讓企業把碳
價格納入到成本核算中。其次,財政政策應該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可考慮發行一些期限在三十年到四十年的長期國債,或者叫“碳中和債”。此外,要引導綠色金融、
綠色債券、綠色信貸,以及PE、VC等更加積極投資與實現碳中和相關的技術領域。
“在促進低碳投融資方面,要通過政策措施引導投資者向低碳、減碳能源項目以及為低碳減碳項目提供保障支撐的能源項目傾斜,同時要引導金融機構向低碳減碳項目以及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能源項目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向海平說。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表示,中國已初步形成統一
碳市場。接下來,中國還需要優化
碳市場激勵機制。
“優化機制的方向應該是從現貨走向遠期市場,包括走向期貨、期權等。”周小川說,實現碳中和最優激勵機制在于國家制定的任務目標能否合理分解到每個地方、部門、行業。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