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碳達峰碳中和企業家實戰培訓班

      文章來源:浙大經院高培中心碳交易網2022-04-20 15:13

      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鄭重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一重要宣示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擘畫了宏偉藍圖。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發布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和《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2022年2月1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為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發布了《浙江省委省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
       
      “碳達峰碳中和”聽起來似乎有些遙遠,但是實際上它關系到了工業、農業、能源、建筑、交通、民生等各個領域,既對整個社會在節能減排方面提出了要求和挑戰,也帶來了諸如綠色金融、低碳轉型的機遇和商機。為此,為數眾多的企業家群體都迫切希望獲取相關的基礎知識、戰略分析和實踐案例
       
      基于這樣的背景,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決定開設一門面向企業家的雙碳課程——浙江大學碳達峰碳中和企業家實戰培訓班。本項目的師資隊伍陣容豪華,有資深的大學教授、學術精英,也有“身經百戰”的行業大咖和實踐專家。他們將回答和理順企業家在面臨“雙碳”時代到來時的一些實際問題,諸如:
       
      l  到底什么是碳達峰、碳中和、碳交易?
       
      l  雙碳目標對于經濟、社會有著怎么樣的影響?
       
      l  數字化改革和實現雙碳目標之間有何關聯?
       
      l  企業家如何把握雙碳目標所帶來的市場機遇?
       
        課程對象  
       
      企業創始人、高層管理人員和雙碳業務相關業務人員
       
       課程特點 
       
      系統性:全面掌握碳中和碳達峰的相關知識
       
      前瞻性:結合當下的時代背景和未來發展趨勢
      實戰性:業內大咖授課、經典案例研究、同學分享研討、標桿企業深度學習
      針對性:針對企業家在雙碳領域最關心的問題
       
       學習安排 
       
      時間安排:2022年6月16日至19日集中學習4天
      上課地點:杭州·浙江大學西溪校區
      頒發證書:通過全部課程學習后,獲得浙江大學頒發的結業證書
       
       課程設置 
       
      課程安排
      課程模塊
      能源安全困境
      與全球能源治理
      1.導  言
      2.爭論中的能源安全研究
      3.基于PSR模型的全球能源治理分析框架
      4.基于需求層次的全球能源治理政策倡議
      5.結  論
      環境保護的國際壓力
      與碳達峰、碳中和挑戰
      1.生態環境的壓力與挑戰
      2.碳達峰、碳中和與碳交易
      3.我國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
      與封存技術
      1.溫室氣體減排與CCUS技術
      2.我國CCUS技術定位、規劃與早期機會
      3.我國CCUS技術示范進展
      碳中和:從低碳發展
      到“零碳” 發展
      1.氣候變化:全球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2.碳達峰碳中和:經濟社會的一場系統性變革
      3.林業碳匯:實現碳中和目標的路徑選擇
      國家及企業的
      碳中和路徑
      1.我國的碳排放現狀及碳中和路徑
      2.全球碳市場介紹
      3.企業如何實施碳中和
      “碳達峰碳中和”
      和數字化改革
      1.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數字化改革
      2.數字化技術綜述: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元宇宙
      3.數字化技術對于雙碳工作的作用
      案例分析:杭州市臨安區建設“臨碳數智大腦”數字化平臺
      案例分析:企業、園區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雙碳目標
      企業現場走訪
      杭蕭鋼構(在可裝配建筑、綠色建筑上全國領先)
      數秦科技(區塊鏈+大數據+綠色低碳的代表)
       
        師資簡介 (擬邀請)
       
      周國模
       
      教育部高等學校林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亞熱帶森林培育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省部共建),國家林業與草原局竹林碳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態系統碳循環與固碳減排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森林經理分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林學會副理事長,浙江省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浙江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林業碳匯與計量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精品課程《森林經理學》負責人。
       
      汪 軍
       
      資深碳管理咨詢師、培訓師,韓國碳市場專家。四川大學碳中和客座講師,公眾號“老汪聊碳中和”作者。2007年加入碳管理行業以來,曾在中韓氣候變化領域相關政府、交易所、審定核查機構和咨詢機構任職多年,曾任韓國三星、現代、浦項制鐵等大型企業的低碳顧問。在從事碳管理的多年時間里,曾主導過多項國家及省市級碳管理相關課題研究及碳中和標準開發,參與了包括中國、韓國、肯尼亞、尼日利亞、加納等多個國家的碳資產項目開發,以及國內多個地區企業的碳核查。曾在英國Climate Policy、韓國農村規劃學會、韓國能源氣候變化協會、《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科技與創新》等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開設公眾號“老汪聊碳中和”,著有碳中和原創文章近300篇,是碳中和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自媒體。
       
      崔 偉
       
      博士、清華大學電機工程系博士,1996年至2006年在清華求學。2006年至2016年,作為跨國能源企業高管,在美國、中東、日本、歐洲多國從事科研、管理工作。2016年回國后,專注數字經濟領域的科研工作,為多個政府機構、上市企業,設計、實施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領域的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目前擔任數秦科技首席科學家兼副總裁,清華大學x-lab創新導師。兼任上市公司百邦科技獨立董事。在2021年,作為杭州市余杭區數字化改革顧問,設計和實施了“臨碳數智大腦” 雙碳數字化平臺建設項目。
       
      周云亨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系副主任、副教授,兼浙江大學環境與能源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主要從事能源安全、能源公共政策與中美關系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青年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后科研基金等項目,參與中歐重金屬污染防治計劃、全球可持續能源競爭力報告等研究課題,已在中英文重要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多篇文章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曾被評為復旦大學優秀畢業生,獨著《中國能源安全中的美國因素》被評為第十七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合著《全球可持續能源競爭力報告2015》被評為第十九屆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王 濤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負責人、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期從事二氧化碳捕集及利用領域的研究,近年來開發了煙氣二氧化碳高效捕集技術、二氧化碳礦化養護混凝土技術等,其主持完成了河南焦作萬噸級二氧化碳礦化養護混凝土項目,在全球率先實現了工業規模二氧化碳養護建材技術示范。發表學術論文六十余篇,授權發明專利四十余項,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兼任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氣候變化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專委會委員,ICCU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浙江省工程熱物理學會秘書長等。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劉維屏
       
      浙江大學環境健康研究所所長。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骨干,浙江省“錢江學者”和浙江大學“求是學者”特聘教授。兼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和環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POPs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環境化學分會委員和水處理化學專業委員會理事,浙江省環境科學學會和浙江省生態學會副理事長;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美國科學促進協會(AAAS)會員和美國化學會(ACS)國際委員會委員等。1982年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留校工作,先后在職獲浙江大學環境化學碩士學位和東京農業大學應用生物化學博士學位。1990年以來,先后在意大利薩薩里大學生物與環境科學系、美國農業部Salinity國家實驗室、日本九州大學、日本東京農業大學、美國加州大學等留學和高訪。目前亦兼容“生態毒理學報”、“農藥學學報”副主編,“環境工程學報”、“環境化學”、“農業環境科學學報”等國內期刊編委,也是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和Chirality等國際學術期刊的編委。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