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上講,一部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人類不斷消耗資源,實現自身利益的消費發展史。從原始文明到農業文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決定了消費水平。但從工業文明開始,生產力飛速發展帶來了物質前所未有的豐富,極大刺激了人類消費欲望的膨脹。
盡管工業文明的消費模式給人類發展帶來了諸多進步,例如平均壽命增加、衣食住行用水平大幅提升等,但隨之而來的毫無節制的消費主義卻加劇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矛盾。
為此,在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可持續消費應運而生,人類以期在這種新消費理念的引導下,既滿足當代人的消費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同時又不剝奪后代人及其他人對豐富資源和優美環境的享有權。盡管迄今為止人們對于可持續消費的定義及其基本內涵依然見仁見智,但踐行可持續消費理念,已然成為全球共識。
放眼當下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了新發展階段,全新的可持續消費是否在中國也迎來了發展良機?如何看待可持續消費與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促進消費之間的關系?用“可持續”修飾后的消費還能否拉動經濟增長?帶著以上問題,本刊記者近期專訪了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
可持續消費是消費方式的
根本性變革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