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tbblb"></form>
<sub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sub>

<address id="tbblb"></address>

    <form id="tbblb"></form><noframes id="tbblb"><address id="tbblb"><listing id="tbblb"></listing></address>

      錨定雙碳目標 超九成受訪大學生愿賦能低碳“輕生活”

      文章來源:中國青年報碳交易網2022-04-08 09:43

      錨定“雙碳”目標,受訪大學生解鎖節能“新玩法”

       
        邢俊陽把自己緊緊扣在了“雙碳”的火車頭上。研究生期間,他師從研究低碳稻作和農業生態的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曹湊貴,做低碳稻作相關研究。“水稻移栽后不再灌水、在旱田里種植,甲烷等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會降低,還能起到節約水資源的效果。”與此同時,邢俊陽表示自己非常期待目前主要應用于工業領域的碳排放權交易可以在農業領域試驗推廣,“農業生產過程中也會有大量溫室氣體排放,農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也可以對節能環保的農業生產方式起到促進作用。”
       
        節約用水、出門乘坐公共交通、減少有害塑料制品使用、做好垃圾分類……在孟博雯看來,“低碳生活”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它并不是離我們很遙遠,每個人都可以堅持做到。”她希望未來高校能夠加強關于“低碳”的宣傳,甚至可以開設編入學分的相關實踐課程。三江源的志愿經歷讓她接觸到了“零廢棄”的構想,她同時也期待著一些企業多開展一些零廢棄的教育,多和一些環境服務機構對接。
       
        王震建議,人們在踐行低碳生活時,可以從“節能、節物、循環三個方面入手。“‘節能’方面,是大眾較為敏感的低碳生活方式,比如常見的隨手關燈、關空調等行為。‘節物’方面,減少食物浪費、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等都是很好的做法。”王震提到,現在很多人喜歡追趕電子產品潮流,手機、平板電腦、電視等總想換最新款的:“從減排的角度,還是建議大家盡量延長這些產品的使用壽命,不過分追求不必要的潮流。”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關于助推低碳生活發展,76.09%受訪大學生希望商品可以明顯標記碳排放量;58.70%期待媒體等機構發布辨識低碳產品的科普知識;48.57%希望相關機構可以科普低碳環保是否會增加生活成本;54.91%認為垃圾分類應該更到位;44.16%期許通過科研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率;48.26%表示消除奢靡浪費、過度包裝等風氣很重要;45.84%認為應當加強環保宣傳。
       
        “此外,還有“循環”方面的兩個建議,分別是‘小循環’和‘大循環’。‘小循環’是指個人物品的再使用,比如把一些閑置的東西再利用起來或者捐送給需要的人;‘大循環’是指借助企業和政府的力量將產品再循環到生產系統,例如,充分踐行小區的垃圾分類或者在二手交易平臺出售等??傊覀円纬梢粋€良好的文化氛圍和可操作性的平臺,讓每個居民都能參與到循環經濟的大家庭中去。”王震說道。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96.58%受訪大學生愿意為了低碳生活而減少日常消費。面對舊的電子設備、電器,55.59%會選擇以舊換新;50.25%會將其賣給廢品回收人員或回收站。放在二手平臺售賣(32.24%)、閑置(30.12%)、送人(18.07%)均是受訪大學生慣用的處理方式,8.94%會選擇直接丟棄。
       
        “推廣低碳的生活方式真的很有必要,這對環境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每個人都應該為‘雙碳’目標而努力。”在邢俊陽看來,生活中的“高碳”仍然很常見。“比如聚餐的時候會浪費一些食物,而且人多或者有不太熟的人時,也不太好意思說什么。”“里子”充足以后的“面子”問題,似乎讓低碳和便利、舒適的生活發生矛盾,“打車、自駕更方便快捷,但不如公共交通環保”。邢俊陽認為,在物質生活相對富足的當下,不可能要求所有人在所有方面省吃儉用,但應該讓更多人在腦海里繃緊“低碳”這根弦,在力所能及之處減少碳排放。
       
       ?。☉茉L者要求,文中孫嶼為化名。)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羅希 畢若旭 實習生 彭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

      省區市分站:(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會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場,碳平臺)

      華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莊保定、山西太原、內蒙】東北【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 華中【湖北武漢、湖南長沙、河南鄭州】
      華東【上海、山東濟南、江蘇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溫州、福建廈門】 華南【廣東廣州深圳、廣西南寧、海南??凇?/span>【香港,澳門,臺灣】
      西北【陜西西安、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西南【重慶、四川成都、貴州貴陽、云南昆明、西藏拉薩】
      關于我們|商務洽談|廣告服務|免責聲明 |隱私權政策 |版權聲明 |聯系我們|網站地圖
      批準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信息部 國家工商管理總局? 指導單位:發改委 生態環境部 國家能源局 各地環境能源交易所
      電話: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網 All Rights Reserved
      國家工信部備案/許可證編號京ICP備16041442號-7
      中國碳交易QQ群:?6群碳交易—中國碳市場??5群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台湾佬中文222vvv娱乐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