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沿海和長江等國內航線建立類似的‘
綠色走廊’,不僅對中國自身實現‘雙碳’目標有相當大的現實意義,而且有利于未來航運低碳路徑的選擇。”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科技委主任胡可一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建議加強沿海和內河航線“
綠色走廊”頂層設計。
作為一直工作在船舶研發設計第一線的
專家,胡可一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為推動內河和沿海綠色航運走廊建設、推動我國郵輪產業復蘇等建言獻策。
所謂“綠色走廊”,是指一些樞紐港之間的特定海上運輸航線。在這些航線上,船舶自身的零排放解決方案和零碳燃料的供給已有一定程度的可行性。在特定航線上激發對綠色航運的需求,通過其產生的溢出效應,中和其他航線上的
碳排放,從而加速整個航運業的脫碳進程。
針對推動內河和沿海綠色航運走廊建設,胡可一建議:
首先,加強沿海和內河航線“綠色走廊”的頂層設計,建立相關的政策支持和法規監管體系。推動利益相關方跨價值鏈合作,解決
碳中和燃料和零碳燃料的可用性,零碳燃料的推進機械和圍護系統,以及為零排放船舶提供燃料的基礎設施等關鍵問題,實現多方共同期望的零排放運輸。
其次,以鐵礦石和集裝箱支線接駁運輸為“綠色走廊”的主要依托航線,建立沿海和內河“綠色走廊”示范航線。提供相應的政策和金融支持,構建完整的供應鏈、產業鏈。
再次,從國家層面設立零碳發動機技術、零碳燃料圍護系統、大功率電力推進技術、碳捕捉技術等建立“綠色走廊”迫切需要的重大技術專項,增強我國綠色零碳船舶及配套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
最后,從國家部委層面牽頭組織我國大型航運企業、支線運輸聯合體、造船企業和相關科研院所、中國船級社以及能源企業、金融機構等成立相關的“零排放聯盟”和“燃料碳當量的測算標準”。加強與世界上其他主要航運國家和大型航運企業探討航運零排放路徑,選擇確定最有利于我國發展的航運零排放發展路徑,積極主導或參與相關國際規則標準的制訂和修訂。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