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如何為減少碳排放做貢獻?
一是購買CCER,抵消自己的碳排放。
CCER,即國家核證自愿碳減排量,是指對我國境內可再生能源、林業
碳匯、甲烷利用等項目的溫室氣體減排效果進行量化核證,并在國家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注冊登記系統中登記的溫室氣體減排量。目前CCER是支持個人開戶的,如廣東碳排放權交易系統。2022年跨年夜,羅永浩所做的第七屆“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就通過購買CCER實現了碳中和。
二是了解碳普惠政策,參與碳賬戶活動。
碳普惠是
碳金融的創新模式,可將個人的低碳行為轉換為經濟價值。
近年來,不少地方都紛紛“試水”搭建碳普惠
平臺。如廣州搭建全國首個城市碳普惠
平臺,市民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節電節水、舊物回收等低碳行為,可進行量化轉換成相應的
碳幣,進而換取商業優惠、兌換公共服務,也可進行碳抵消或進入碳交易市場抵消控排企業碳排放配額。
北京地區也于2019年11月推出了
綠色出行碳普惠機制,鼓勵和引導市民在生活中踐行低碳消費、低碳出行、
低碳生活的理念。當用戶的碳減排量積累到一定數量就可以兌換各種福利,如視頻平臺會員、代金券等。
此外,重慶、深圳、青島等地也做了類似的探索。
還有目前全球規模第一的個人碳市場產品——螞蟻森林,螞蟻森林的用戶都有一個“碳賬戶”,這個賬戶與資金賬戶、信用賬戶一起構成支付寶三大賬戶。用戶每天的低碳行為,都可以折算成碳減排數字,累積到個人碳賬戶中。從2016年至今,參與人數已經突破5億,這些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個人碳交易的潛在用戶。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提前規劃和設計自己的低碳行為,從現在開始核算和計量自己的碳排放,養成低碳習慣。在“碳”唱主角的未來時代,這就相當于提前挖掘個人碳減排空間,提前積累財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