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現有的政策制度體系能否支撐能源、科技創新等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記者:您認為浙江現有的政策制度體系能否支撐能源、科技創新等領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否有其他方面的建議?
岑可法:為了更好地推動能源、科技領域創新,應該出臺鼓勵政策。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雙碳”目標實現的支撐引領作用,統籌推進各領域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國際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產出及產業化規模化應用。特別是人才培養方面,迫切需要培養一批年輕的低碳人才,建議浙江大學與省里開展緊密合作,加快復合型人才培育;建立獎項激勵機制,比如高校保研資格等,鼓勵人才創新。
《實施意見》提出,將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推動能源、工業、建筑、交通、農業、居民生活等領域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在這里,我想先強調一下“碳的價值”問題,也就是碳排放權、發展空間的問題。同樣一噸碳,應該要優先保障民生需求,而對于工業領域的高濃度碳排放,能降下來的一定要先降下來。碳達峰、碳中和關注的總體思路應該是運用技術、市場等多種手段,提高
碳減排質量,確保減碳效果最優、減碳成本最低。
對于六大領域的碳減排工作,一是交通領域,建議將來在條件允許下高速公路通行費標準把車輛碳排放量考慮進去,推進集裝箱標準化,實現海、河、公路聯運發展;二是建筑領域,建議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推進建筑革命,采用壽命更長、更環保的建材,可以推廣方艙醫院做法,提高建筑施工效率,減少土地空置時間;三是工業領域,建議全生命周期考慮碳排放問題,科學制定產品的碳效標準;四是能源領域,建議加快儲電、儲熱、儲水等多種技術相結合的儲能模式,探索多種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通過化學轉化、生物轉化、礦物化利用等方式實現減污降碳協同;五是農林碳匯領域,建議結合浙江實際發展分層立體種植,比如頂層光伏發電,底層種植一些吸碳效率高、經濟附加值高的特色作物;六是居民生活領域,目前我們國家的居民生活水平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比如美國人均用電量約為中國的5.7倍,要優先考慮居民生活的實際需求,倡導綠色生活。
在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我有一個夢想屋的設想。夢想屋的建材采用工農業廢棄物和灰渣,用二氧化碳使它變為多孔介質的材料,這樣不僅能減輕建筑重量,還可以減少建筑打樁工作量,縮短建筑耗時,降低土地閑置時間。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用工業化手段在較短時間內建造出艙門、樓梯等建筑部件,使房屋建筑能夠快速建成,減少使用泥土磚。此外,夢想屋的裝飾采用海藻種植技術。海藻的生長速度是普通植物的10倍以上,可沿著建筑外墻進行三維海藻培育,來吸收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使人民在城市感受到低碳氧吧的美好生活;我們已經培育出4種不同顏色的海藻裝飾,色彩豐富,可以進一步提高夢想屋的環境友好性。在這里,我們樂見科技所帶來的“零碳”小屋,樂享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