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強認為,當前我們的產業轉型面臨著結構優化和產業鏈安全的平衡,一方面要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另一方面還要發揚我們制造業大國的全產業鏈優勢。同時還要規避兩個風險:一是制造業占比不能過快下降;二是在當前形勢下,要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比如一些產業鏈不能過早外移。
在“雙碳”目標下,產業低碳轉型面臨哪些機遇?劉文強總結了六點。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首先是產業結構變革帶來的機遇。從能源角度看,現在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必然會對電力系統帶來很大變化,所以綠色的風電、光伏、水電、氫能等都會加快發展。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第二,“雙碳”會帶動低碳工程科技的創新。流程制造業要體現綠色、低碳和循環發展的內涵。比如鋼鐵工業將來可能會跟化工聯產,越來越實現行業的交叉融合。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第三,產業低碳轉型將帶動資源循環再生。將來資源的循環再生體系會得到發展,將分門別類建立資源循環利用的工業體系。“比如大家現在非常關注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原材料——鎳、鈷等,這些材料將來也要走循環再生的技術路線。”劉文強說。
圖片來源:劉文強演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第四個機遇是能源的全面低碳轉型。我們目前仍然是以煤炭為主體的能源結構,而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大趨勢下,儲能技術、氫能技術正在加速發展,并成為市場高度關注的產業熱點,相關產業的商業化前景廣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第五個機遇是信息化與綠色化的協同創新發展,利用ICT技術的快速發展來帶動整個經濟社會的節能降耗,助力產業的綠色低碳轉型。要利用數字化技術全面改進能源行業的管理模式,提升能源產業的生態鏈建設,大大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的生產、儲運、消費效率。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第六,“雙碳”之下的產業低碳轉型急需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劉文強強調,必須重視基礎制造工藝的綠色低碳變革。基礎制造工藝是制造大國、制造強國的核心技術,我國的鑄造、鍛造、焊接、熱處理等行業的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這些基礎工藝量大面廣,通用性強,但能源消耗也非常大,怎樣實現基礎工藝的低碳轉型,直接決定了整個制造業的能耗,而這方面我國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