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合成淀粉的新聞轟動全球,淀粉是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分子式為(C6H10O5)n。從分子式可以看出淀粉是碳氫氧的組合,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家通過生物催化二氧化碳就能實現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種植糧食生產淀粉需要幾個月時間,人工合成淀粉只要幾個小時,而且在同樣的面積下人工合成淀粉是種植糧食產量的好幾倍,人工合成淀粉研究成果一下子解決了糧食危機問題,并且隨便能中和大氣
碳排放減少有二氧化碳產生的大氣溫室效應,一切看來都非常美好,但是真的能實現嗎?
我們不去討論產量問題,來說下人工合成淀粉實現
碳中和,減少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因為近幾十年來由于工業的迅速發展,造成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是很豐富的,但是我們真的能吸收利用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嗎?錯!完全不可能實現。下面來分析大家聽下;
我們知道大氣主要是由氮氣氧氣氬氣二氧化碳組成的,大氣里氮占78.08%,氧占20.95%,氬占0.93%,二氧化碳占0.03%,二氧化碳只占了0.03%雖然說工業增加了很多碳排放,但是大部分也會被植物生物吸收掉,所以即使增加也不會有太大變化,目前沒有更新的二氧化碳數據,我們依舊用0.03%這數據,一般來說0.5立方米的二氧化碳氣體能得到1公斤二氧化碳,那么得到0.5立方米的二氧化碳需要從多少立方的空氣中提取呢?通過計算需要1700個立方的空氣中才能提取出0.5立方的二氧化碳,從數據可以看出要從空氣中提取二氧化碳明顯是不可能的,有人說可以把提取二氧化碳的機器安裝在煤碳發電廠排放的煙囪上,或者一些重工業生產排放的煙囪上,這個明顯是不合適這么操作的,就算可以這么操作,從這些排放的煙囪上提取二氧化遠遠也不夠解決糧食產量問題,真的人工合成淀粉需要的二氧化碳還是要通過工業制作得到高濃度提純的二氧化碳。
那么問題來了,人工合成淀粉不但不是從空氣中提取,而且還要工業制作出二氧化碳來合成淀粉,那么哪來的實現碳中和減少大氣二氧化碳含量實現降低大氣溫室效應,人工制造出來的二氧化碳合成的淀粉,被人消化吸收又分解成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另一部分通過糞便排出體外,經過自然界生物降解成二氧化碳,一部分被大地吸收成為植物養份,另一部分又回到大氣中,問題人工合成淀粉產生的二氧化碳并不是通過自然界生態鏈循環產生的,也就是說人工合成的淀粉實際上是額外增加了大氣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大氣溫室效應,哪來的實現大氣碳中和減排實現降低大氣溫室效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