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0月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
會議,
會議要求,要堅持民生優先,保障好群眾生活和冬季取暖用能。提出要改革完善煤電
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糾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產限產或“運動式”減碳。
此次國常會回應社會關切,尤其是對此前一些地方粗暴拉閘限電行為的及時糾偏,體現了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切。
9月中旬以來,近20個省份出現罕見限電潮,影響所及,不僅很多能耗企業停工停產,一些地方的居民用電也緊張起來,“黑燈瞎火”的日子,讓民眾多感不便、嘖有煩言。
這中間,既有煤價高位運行、電煤緊張的原因,也與一些地方簡單粗暴、“運動式”推進減碳工作有關。在8月1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相關人士指出,“有的地方、行業、企業‘搶頭彩’心切,提出的目標超越發展階段;有的地方對高耗能項目搞‘一刀切’關停;有的金融機構驟然對煤電等項目抽貸斷貸。”這顯然是有問題的。
要看到,國家提出碳達峰、
碳中和目標,持續推進相關工作,旨在調整產業結構,實現
綠色轉型。這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切實解決好轉型發展與經濟正常運行、基本民生保障的關系。
一些地方日常在遏制“兩高”(高能耗、高污染行業)上行動乏力,甚至違規上馬“兩高”項目,“雙碳”目標和
節能減排只停留在喊口號上,一旦發現上半年能耗沒有達到年初目標,立馬慌神,只好不管不顧,拉閘限電。如此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跑偏行為,更違背了推進“雙碳”的初衷。
民生至上,冷暖關情。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是發展的終極目的,萬家燈火是這個時代最日常的風景。時下,寒露已過,天氣轉冷,保障基本的民生用電用煤用氣,是擺在各地面前的當務之急,必須千方百計全力解決。
此次國常會提出,推動有增產潛力的煤礦釋放產能、加快達標煤礦投產、促進停產煤礦盡快完成整改恢復生產,優先保障煤炭運輸,對煤電企業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政策等措施,將極大打通電力供應生產、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的堵點,擴大供給。
同時,煤電價格市場化改革也提上了日程。此次國常會要求,在保持居民、農業、公益性事業用電價格穩定的前提下,將市場交易電價上下浮動范圍由分別不超過10%、15%,調整為原則上均不超過20%;對高耗能行業可由市場交易形成價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這意味著,此前一直停留在討論階段的煤電“基準價+上下浮動”改革,即將落地啟動。
一直以來,盡管有煤電價格聯動制度,但所有煤電價格的調整仍主要由政府決定。這樣做的好處,是確保電價長期穩定、體現公共性。但同時,也勢必使得煤電價格很難適時、適度地根據市場作出反應,煤電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勢在必行。“基準價+上下浮動”的價格機制,可以使煤電的市場主體更具備自主定價的空間,有利于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當然,加快市場化改革,并不意味著漲價。各地各部門要完善監管措施,以改革的思維推進中央各項措施落地,避免出現非理性的漲價,尤其要規避對民生的影響。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