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于2030年前二氧化
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作出鄭重承諾,彰顯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責任。砂石行業要堅持
綠色發展,推進清潔生產,優化產業結構,加快
綠色礦山體系建設,大力推進綠色生產和綠色運輸,在“碳達峰、
碳中和”工作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大唐集團科技工程有限公司骨料事業部總經理尹新偉參加2021年6月26日于浙江湖州召開的“南太湖
論壇—生態化
論壇”時坦言,大唐集團一直倡導把綠色礦山和雙碳相結合,今天有幸能夠站在這里,和諸位探討一下雙碳給綠色礦山帶來的機遇。
尹總表示,綠色礦山的創建是行業發展趨勢。2020年,《關于全面開展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編制工作的通知》出臺,明確了綠色礦山建設的目標、任務和實現路徑。此后各地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內蒙古、山東、湖北、安徽、遼寧、黑龍江、福建、廣西、河北等地區自然資源廳紛紛下發關于綠色礦山建設方案的通知。
根據國家綠色礦山的規定,大唐集團結合自身在環保、綠電和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積累的經驗,打造“三橫三縱型”綠色礦山建設體系。即結合綠色能源的使用和下半年將要啟動的碳排放交易市場,打造綠色礦山品牌,使產品首先綠色化;基于現在的大型煤礦,與百度合作了5G的智能礦山和無人駕駛,作為科技創新支撐;根據國家目前倡導的農光互補、林光互補,在土壤修復的過程中采取上光下農或者上光下林互相結合的方式,最終形成綠色、循環經濟產業園,實現企地和諧發展。在三個縱向技術支撐下,可完成新型綠色發展理念體系、環保保障體系以及資源綜合利用體系。
尹總直言,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礦區綠色環保要求不斷提升,用能結構發生變化,能源綠色、低碳需求將不斷擴大,特別是政府關注的控排企業,綠色化地位會大幅提升。針對綠色礦山項目,大唐集團可提供集土壤修復、植被恢復、綠電替代、料場封閉、皮帶輸送、廢水廢氣、固廢處理、噪音治理等一體化服務,實現礦山的資源利用高效化、開采方式現代化、采礦作業清潔化、礦區環境生態化。隨后,還介紹了大唐集團綠色礦山規劃體系的規劃目標、原則、思路和重點。
1、規劃目標
將礦山建設成為生態環境優美、綠色節能高效的礦山產業園區,在土壤修復、植被復原的基礎上,集成風電、光伏、儲能、充換電等綠色元素,打造綠色礦山示范企業。
2、規劃原則
土壤植被修復綠色可持續,多能互補綠電協同,摒棄能耗高,污染重的老舊工礦企業形象,創建綠色環保和可再生能源結合的典型示范。
3、規劃思路
重點分區深度土壤修復,充分改善土壤特性,綠色植被可持續發展;連片集中區域,集成分布式多能互補能源,實現可再生能源需求側消納。
4、規劃重點
土壤修復、綠植覆蓋、棚化封閉,智能散料輸送、分布式風光應用,聯合儲能、充換電一體化示范。
尹總指出,大唐集團礦山建設方案擬對礦場和堆料場周邊山丘、平原等土地進行土壤修復和植被恢復,集成分布式光伏、風電、儲能、充換電和綜合智慧管控
平臺,以及砂石智能輸送技術,致力打造綠色礦山示范項目。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