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為供需關系決定了未來碳交易的價格運行。需求端由配額和可抵消比重決定,隨碳交易市場覆蓋范圍逐步擴大,需求有望隨著政策的推動聯動,供給端主要由通過CCER審核的備案減排量決定,CCER潛在供給有望得到有效保障。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圖表:CCER供給與需求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資料來源: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中金公司研究部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目前從2017年暫停前存量CCER項目來看,風電、光伏、水電等可再生能源項目占比較大,同時沼氣、生物質發電等項目依舊占據一定比例,存量林業碳匯項目相對較少。我們認為在碳中和背景下,CCER交易市場有望重啟,但是基于CCER自愿性和額外性的原則,我們認為不同類型項目方法學與減碳相關的敏感性不一,受益程度也有所不同。以減碳的貢獻方式分類,擁有“吸”碳能力的林業碳匯、甲烷利用類項目如沼氣發電等負碳技術(對碳排放有吸收減少作用的方法)優先級相對更高。
細分來看,林業碳匯(森林)中主要有森林經營碳匯項目和碳匯造林項目兩種方法學,根據廣東省林業局信息,兩種項目更多適用于人工林[1]。并且在此基礎上,我們分析認為方法學要求造林必須以減碳為目的,因此經濟林較難被認可,對于森林經營項目,方法學要求只有通過項目經營提升碳減排的才會納入CCER(人工經營范圍內增加的減排量);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林面積目前為7954.28萬公頃,根據目前已公示的減排項目文件中每公頃樹木減碳量15噸測算,年減排量約達11.9億噸,但是考慮經濟性林木、規模等限制,林業碳匯供給實際相對有限;沼氣回收利用方面,目前我國全部垃圾填埋日處置規模高達54.3萬噸,而填埋氣發電項目滲透率僅12%,我們測算若全部填埋場均配置沼氣發電,對應年減排量最高可達約1.3億噸,盡管考慮經濟性因素,填埋場配沼氣發電比例較難達到100%,但結合農村戶用沼氣等同屬沼氣回收利用項目的開發,我們認為CCER在沼氣回收利用方面的供給未來仍有一定增長空間;風電、光伏未來隨盈利能力提升將無需CCER交易收入仍可正常良好運營,因此在CCER的自愿性和額外性要求上均將承壓,審定備案或將不及預期。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圖表:填埋氣發電減排量上限測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以2020年報項目信息測算單噸處理量對應裝機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再從碳交易市場的本質來看,我們認為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是基于激勵減排的目的,而其供給相對易于調節,因此我們認為CCER供給不會大幅超過需求。當前我國碳交易市場尚處在發展初期,供給和需求覆蓋面依舊較?。壳皟H覆蓋發電行業)。往長期看,我們認為伴隨全國碳市場開啟,交易規模擴大,市場穩定性有望提升,供需關系有望形成一個動態的平衡,且碳價有望更加真實地反映碳排放的環境成本,價格也有望在一定的合理區間內浮動。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