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交通一體化建設勢在必行。以武漢為代表的中部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和功能更加凸顯。
2018年10月,“安慶至武漢6米水深、武漢至宜昌4.5米水深航道”(簡稱“645”工程)主體工程之一武安段工程開工建設。工程范圍起于武漢天興洲,止于安慶皖河口,全長386.5公里。
長江武安段有江豚自然保護區、“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飲用水源地保護區等多處生態敏感區。工程建設貫徹“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理念,投入生態建設專項資金,開創性實施了生態涵養區、生態固灘建設。工程共建成生態護岸15.4公里,生態固灘146萬平方米,生態涵養區3處,增殖放流600余萬尾,形成了
綠色航道建設成套技術。
交通運輸部長江航務管理局負責人表示,長江干線航道通航能力實現再次飛躍,將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澎湃動能。據測算,武安段工程運行后,將拉動區域GDP增長450余億元。
高鐵作為一種綠色交通,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得到了飛躍發展。
去年底,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落子武漢,負責統籌沿江高鐵和鐵路貨運基礎設施建設,沿江高鐵建設步入正軌。其中,全長約313公里的武漢至宜昌段先期開工。沿江高鐵全線建成后,武漢3小時內可達上海、重慶等城市。
有關
專家表示,作為湖北“主引擎”的武漢,其與內陸腹地、沿江沿海的水陸空連接正勢不可擋向前推進。武漢作為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的支點,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