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市武昌區中北路沿線,一座座現代商務樓宇拔地而起,集聚金融主軸,位于青魚嘴的
碳匯大廈計劃今年內完工。這里虛位以待,將引進湖北
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等金融機構。
近期,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簡稱“中碳登”)完成首批2225家電力企業
開戶資料審核,該系統主數據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已具備了
開戶、發放配額和
履約等功能的軟硬件條件,將于6月底正式運行。屆時,全球最大碳排放交易市場將揭開神秘面紗。
早在2017年12月,“中碳登”落戶湖北武漢,是全國碳資產的大數據中樞。“我們通過科學的配額分配,倒逼企業減排成效顯著。”湖北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
碳交易試點至今,湖北
碳市場納入373家控排企業,全部為年能耗1萬噸標煤以上的工業企業。截至目前,碳排放累計成交量達3.47億噸,成交額81.39億元。交易規模、引進社會資金量、企業參與度等指標居全國首位。
該負責人稱,憑借“中碳登”落戶的先發優勢,武漢將搶占全國
碳金融中心以及中部金融中心,進而以市場、金融和技術“三引擎”驅動
綠色金融和低碳產業發展,抓住2030碳達峰和2060
碳中和兩個
綠色低碳產業發展的機遇期,再造一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堅定不移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武漢一直在系統謀篇布局,發展綠色金融、生態環保產業等總部經濟、綠色經濟,培育壯大行業龍頭企業,把城市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擦得更亮。
2018年12月,中國長江生態環保集團與江岸區簽訂協議,標志著該大型央企總部正式落戶武漢。長江生態環保集團總投資100億元,將建成長江生態保護的全產業鏈、全要素配置的龍頭項目。
據了解,該企業主要承擔長江大保護相關事業的項目實施任務,以“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為導向,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統籌實施長江流域樞紐運行管理、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壩庫區生態環保管理和環境綜合治理、流域水資源科學調度與綜合利用等項目,以科教培育人才、人才引領創新、創新驅動發展,加快推進環保、
新能源、大數據等產業在漢落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