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國家電網公司發布碳達峰
碳中和行動方案,這也是首個央企發布的碳達峰
碳中和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加快推進能源供給多元化清潔化低碳化、能源消費高效化減量化電氣化。預計2025、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0%、25%左右。
此外,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中國華能集團、中國核工業集團分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
綠色公司債券(專項用于碳中和)發行公告。四家公司成為交易所市場首批發行碳中和
綠色公司債的企業。截至2020年末,共有186只綠色公司債、49期256只綠色資產支持證券在上交所發行,總規模達2470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
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等綠色產業領域,滿足企業多元化的綠色投融資需求。
另據上海證券報報道,在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舉行的2021環境企業家媒體見面會上,多家環保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和
專家表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環保產業將迎來新一輪重要窗口期。
多位專家認為,環保產業將轉向以運維服務、提質增效為主的存量時代,產業重點也有望拓展到促進能源結構調整、產業生態綠色化轉型、綠色生活等更廣泛的領域,環保投入將持續增加。
關于未來投資市場,中信建投研報認為,短期看,鋼鐵、化工、建材、有色、造紙等周期行業內有優質產能的標的將受益;在環保行業中,具有降低工業企業生產能耗和排放技術的環保企業也將優先受益。
興業證券研報稱,碳達峰是
碳排放首先進入
平臺期并在一定范圍內波動,之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碳中和是指通過植樹造林、
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動態“零排放”。碳排放表面上看是一個環境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發展的問題。實現碳中和需優先解決電力生產過程的碳排放,進而完成燃油車向電動汽車的轉化,最終實現深度脫碳。
配置方面,安信證券指出,碳中和目標利好四大主線:清潔能源:光伏、風電、儲能、生物質能、
新能源車、智能電網等;
新能源上游原材料:銅、新能源金屬(鋰、鎳、鈷)等;碳中和目標推動下類供改:煤及煤化工、硅、鋼鐵、水泥等板塊龍頭;節能環保需求:環境監測、新能源環衛裝備、可降解塑料、節能系統、綠色建材等。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