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9日,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印發《關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質量基礎的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重點專項相關項目綜合績效評價結論的通知》, “支撐
碳排放交易的典型共性技術與標準研究及集成應用示范”項目綜合績效評價評分91.13分,績效等級為優秀。該項目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牽頭承擔,參與單位包括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等19家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和企業。
本項目以促進節能低碳發展為出發點,以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的國家質量技術基礎設施為鏈條,下設五個課題分別從碳排放核算、限額、計量、核證的項目減排和實操五個角度展開研究:5套碳排放計量儀器設備研發大幅提升企業碳排放監測計量精度,將排放端碳排放監測的不確定度從5%-50%提升到5%以內;30項碳排放系列標準制定全面支撐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實施,解決了碳排放交易中“怎么測”“怎么算”“怎么分”“怎么減”“怎么查”“怎么管”的問題,并首次形成支撐應對氣候變化和
碳交易的計量要求、核算報告、監測檢測、限額要求、核查要求、評估管理等全體系標準,為質量基礎鏈條的構建奠定了基礎;3項碳排放減排
方法學研究進一步挖掘企業溫室氣體減排潛力,豐富
碳交易市場的
履約途徑,促進碳交易市場的多樣化發展;技術及標準集成應用示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參與碳交易解決方案,為企業提供典型示范
案例分享,為企業提供了參與碳交易和
碳減排的途徑,提升企業參與碳交易工作的能力,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助推企業開展節能減碳項目改造,企業年
碳減排量最高可達到20%;采用信息化手段,開發了支撐企業參與碳交易工作的服務
平臺,對接企業在節能低碳及參與碳交易各相關環節的需求,為企業提供企業節能低碳及參與碳交易的技術、標準及政策等相關內容,更好地固化和推廣項目研究成果,并形成持續的服務能力。
本項目形成了支撐碳排放交易的系統方法、關鍵技術和標準體系,研究成果為企業
節能減排、參與碳交易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加快了碳排放交易市場規范化發展,從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