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煤炭貿易商戲稱自己為“賣炭翁”,今日智庫今天的題目,是不是寫別字了,怎么是賣“碳”呢?沒寫錯,2月1日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全國
碳市場營業了,而且還是千億級別的大市場!
其實,“碳”交易在國外已很成熟。據今日智庫了解,大家熟悉的特斯拉公司,表面上是科技公司,但目前它基本靠
碳交易掙錢。最近央視曾報道,過去5年里,特斯拉出售的碳排放額度給公司貢獻了33億美元的營收,2020年這項業務貢獻了將近一半的營收。
賣碳收入利潤也很高,就在2020年里,特斯拉通過碳排放交易實現了16億美元的利潤,而去年全年他們的凈利潤不過7.21億美元,要不是碳交易,特斯拉的電動車業務會巨虧。
現在,碳排放交易在歐美很成熟,中國也進行了十年多的探索。從2011年底開始,中國先后在深圳、上海、
北京、廣東、天津、湖北、重慶、福建等8地,進行碳排放交易的
試點,相關企業會分配碳排放配額,超過配額的企業必須從不超標的企業購買碳排放權。
2月1日,中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開始施行,政府將碳交易擴展到了全國范圍,首先啟動的是全國碳市場電力行業交易。據了解,全國碳市場配額總量約30-40億噸,市場容量約1000億元。目前,每年現貨交易量預計最少12億元,高的話可以達到80億元。這個量級,是目前全球最大碳市場。
據今日智庫了解,目前碳交易做得最好地方在廣東。截止到目前,廣東碳市場累計成交配額現貨已超過1.72億噸,總成交金額超35億元,居全國各試點首位,算是投資價值較高的新型
綠色投資產品。新業務意味著新機會,建議廣大煤炭貿易商在關注煤炭交易時,也可以依托現有的與電力企業的關系渠道,關注一下全國碳交易業務。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