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化石能源消費就是減碳
根據最新目標,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由此可使能源總需求的增量,基本依靠增加非化石能源供應來滿足,從而實現碳達峰。”何健坤稱。
在此之前,大量化石能源何去何從?何健坤表示,以長期
碳中和目標為導向,必須嚴控煤電、鋼鐵、石化等高耗能產業擴張,注重以電能利用取代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直接燃燒利用,用智能化、電氣化推進終端消費的脫碳化。尤其要避免近期高碳基礎設施和產能擴張的技術鎖定效應,以及高碳產能提前退役帶來的擱淺成本。
在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吳吟看來,盡可能減少化石能源消費就是減碳。“為實現碳中和目標,節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節能是第一清潔
低碳經濟能源,不是面向單一領域或某一地區,而是要推進系統節能、形成節能氛圍。”
以碳基能源利用為例,吳吟表示,我國煤電裝機容量10.1億千瓦,發電煤耗若能達到289克標準煤/千瓦時,可節煤4.17億噸;鋼鐵、建材、化工單位產品煤耗若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節煤4.2億噸;燃煤工業鍋爐若采用高效、低排放的煤粉爐,熱效率由65%提至90%,可節煤1.4億噸;居民和服務業燃煤爐灶采用熱效率70%的新型爐灶,可節煤2.1億噸。“這幾項加起來的節煤量,相當于8.5億噸標準煤。按照2019年能源消費總量48.6億噸標準煤計算,在非化石能源用量不變的情況下,其比重可由原本的15.3%提高到18.6%,節能潛力巨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a np ai fan g.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