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即將收官,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也將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新的達峰目標和
碳中和愿景,有效銜接了兩階段戰略安排,不僅是對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要求,也是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明確要求。我們將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形成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根本轉型的倒逼機制。”日前,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生態環境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形成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機制,從源頭上推動經濟結構、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的根本轉型。
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碳強度較2005年降低約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15.3%,提前完成我國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目標,扭轉了二氧化
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目前,我國可再生能源領域專利數、投資、裝機和發電量連續多年穩居全球第一,風電、光伏的裝機規模均占全球3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筑領域,我國
綠色建筑占城鎮新建民用建筑比例已達到約60%。
新能源汽車也是一個突出的亮點,2010年以來我國
新能源汽車以年均翻一番的增速快速增長。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協同減少了大氣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推動了大氣環境的改善,取得了積極的進展。
李高介紹道,下一步要全面加強應對氣候變化各項工作,推動構建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來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嚴格控制煤炭消費,這也包括合理控制煤電發展規模,我們將以更大力度加大非化石能源發展的推動力度,特別是加大力度發展可再生能源,構建能夠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應用的工業。同時,還將系統推動其他重點領域的綠色低碳轉型工作,新能源汽車、低碳交通、低碳技術、低碳建筑、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等。
據悉,“十四五”將開展達峰行動。將研究跨越“十四五”、“十五五”的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在兩個五年規劃里面持續實施。“這個工作既必要,同時也有一定的難度,因為不同于常規的五年規劃,也不同于在污染防治領域三年攻堅戰的工作,需要在持續十年左右時間進行規劃。”李高表示,要向地方、行業明確的傳導壓力、傳導任務,要明確地方和重點行業的達峰目標、路線圖、行動方案和配套措施,相關的部門也要形成合力來推動和支持這項工作。同時要強化監督考核,在“十四五”末要進行評估,進一步強化相應的措施,支持國家自主貢獻所涉及的重點項目建設,確保2030年前達峰目標能夠實現。
“我們要推動地方把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統籌推進落實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目標和地方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加強應對氣候變化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體系建設,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推進全國
碳市場建設。我們要進一步提高風險管理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還要統籌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和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訂,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李高說。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