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后江省已提出關于2021至2025年階段及展望2030年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并重的計劃,以朝著現代、高效的方向實現農業結構重組和建設新農村,充分發揚本省潛力和優勢。
據此,農業生產應朝著商品、市場標準,大規模,密集型,現代化和面向出口的方向發展。尊重自然規律,順其自然避免過度干涉,積極主動地適應氣候變化并抓住其機遇,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并研究分析端氣候變化的模擬以采取針對性緊急措施。
后江省農業與農村發展局局長陳志雄表示,為了今后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避免影響人民的生活,后江省根據已經形成的耕作系統和其路線圖的調整逐步將戰略重點轉向了適合市場的水海產-水果-大米,
試點通過農業合作社開展可持續生產,并推廣這一模式。
與此同時,后江省以通過合作社和企業對接農產品生產與銷售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中心;著力發展經濟合作和吸引各經濟成分對農業農村投資。
具體來說,后江省將根據本省的淡水區域、咸淡水交界的區域和堤外咸淡區域的三個次區域的土地地圖現狀發展種植業、畜牧業和漁業,同時考慮到每個次區域的農業生態系統和本省土壤農化圖?;谒吹淖兓寥赖倪m應性和市場需求,戰略性商品生產區分為安全區、過渡區、彈性區。
關于把戰略重心轉入水海產-水果-大米,后江省將通過農業合作社的生產組織形式提高水海產和水果產值的比重,降低大米的比重。根據“一個鄉坊一種產品”計劃發展其他產業,以豐富農業生產體系,增加農戶、合作社和合作社成員的收入。
在2015至2020年期間,后江省第一產業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為2.05%。農業結構轉好,其中水海產業規模逐漸增加而農業逐漸減少,2015年農業-林業-漁業的比重分別為87.62%,0.83%,11.55% ,至2020年的分別為86.9%,0.65%,12.49%。
后江省從早就擁有農業生產優勢,氣候適合水稻和果樹種植。本省農業用地面積為13.7632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84.8%,其中水稻種植面積為7.7萬公頃。該省水稻年產量超過100萬噸。
然而,在農業生產中,后江省之所以日益面臨困難,是因為湄公河的水資源量逐漸減少,淤沙日趨枯竭,因此導致對鹽堿地洗鹽壓堿面臨諸多困難,土地不能從洪水補充養分、沖積物。異常天氣改變了水稻的生長周期,冬春季晚期的缺乏水分和海水入侵對水稻產量有很大影響。此外,天氣變化也導致自然災害應對工作面臨諸多困難,害蟲在極端天氣條件下變得越來越反常。
由于作為農業專業化地區的特點,后江省很容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本省大多數地區在旱季內遭受海水入侵或者旱災,其農業生產受到嚴重的影響。從長遠的角度看,氣候變化對全省農業生產造成消極影響,諸如:產量減少、質量惡化,農作物和畜牧等結構變更,農作物多樣性銳減等等。(完)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