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全球2%的面積居住著超過全球50%以上的人口,目前城市產生了全球2/3的能源消耗和70%的溫室氣體排放,隨著城鎮化不斷加速,城市在能源、環境和基礎設施等領域將迎來巨大挑戰。
8月27日,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氣候變化工作委員會在線上舉辦城市低碳
綠色發展
論壇,探討的焦點,是在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視角和疫后經濟復蘇的新形勢下,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如何深入推動低碳
綠色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
1986年,我國開始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2018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深圳市、太原市、桂林市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2019年5月14日,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再“落子”,湖南省郴州市、云南省臨滄市、河北省承德市成為第二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近年來,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了很大突破,通過科技創新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低碳綠色轉型,對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科技部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主任黃晶說。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氣候變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張九天認為,城市的綠色低碳發展將對全球產生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蘊含的結構性減排潛能最大。
論壇上,作為首批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代表,深圳科創委副處長廖敬揚分享了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在轉變發展理念、低碳綠色轉型方面先行先試的經驗。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