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我國能源互聯網價值巨大、意義深遠
我國能源互聯網涉及領域廣、帶動力強,為我國應對當前風險挑戰提供了破局之策。能夠推動重大前沿技術突破,培育和壯大一批高科技企業,既有利于穩定經濟基本盤,又將有力促進我國高質量發展,是振興經濟、留住青山、贏得未來的重要舉措。
推動產業升級和投資就業。能源互聯網聚集了
新能源、新材料、特高壓、儲能、電動汽車、5G、大數據等“
新基建”重點領域和關鍵技術,是世界科技競爭的前沿陣地。建設我國能源互聯網將有力推動這些領域技術創新和高端裝備制造,促進產業鏈升級、價值鏈提升,打造經濟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在擴大有效投資,促進經濟持久穩定增長中發揮“火車頭”作用。預計“十四五”期間,我國能源互聯網投資可達9萬億元,其中電源、電網投資分別為7萬億、2萬億元,增加就業崗位900萬個,帶動相關市場主體發展,穩企業、穩投資、保就業作用顯著。
降低全社會用能成本。我國已逐步進入光伏、風電平價上網時代,預計2025年西部和北部地區清潔能源發電成本將低于0.3元/千瓦時,通過特高壓送至東中部地區經濟性顯著。依托能源互聯網,統籌利用資源差、時間差、
價格差,推動清潔能源規?;_發和經濟高效配置,到2035年、2050年將使全社會平均度電
價格降低0.06元、0.12元,每年減少用能成本7000億、1.7萬億元,讓企業和千家萬戶用上清潔電、便宜電,讓全體人民共享能源變革的紅利。
大幅減少碳排放。建設我國能源互聯網,加快清潔替代和電能替代,將推動能源系統與碳脫鉤、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根本解決發展與減排的矛盾,以較低成本、較小代價、更快速度實現減排目標。2025年,我國碳排放達峰(97億噸),2035年、2050年減少到67億、30億噸,較峰值下降30%、70%,兌現減排承諾,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占據主動。
改善生態環境與健康。我國能源互聯網是建設美麗中國的助推器,在減少環境污染、節約水資源等方面將發揮重要作用。到2035年、2050年,每年可減少大氣污染物排放1500萬、2700萬噸;節約淡水700億、1400億噸。我國生態環境的根本改善,將顯著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污染引發的各種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促進區域協同發展。通過加快西部、北部清潔能源集約化開發和大規模外送,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將有力帶動西部大開發和東北全面振興,擴大投資就業,促進邊遠和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目前,西部地區每年通過特高壓電網外送電力約3000億千瓦時,僅售電收入就超過850億元,對于帶動當地經濟發展作用顯著。
助力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全球能源互聯網本質是全球能源命運共同體,是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重要內容。歷史上煤炭革命、油氣革命、電氣革命,都是西方發起和主導,相關國家由此成為世界強國。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建設我國能源互聯網為契機,引領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在世界上舉起綠色低碳發展的中國旗幟,將彰顯我國責任擔當,顯著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有力促進“一帶一路”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