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向社會公開發布《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報告(2020年)》,覆蓋《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規范(試行)》中10類行為領域,并重點關注生態環境、踐行
綠色消費、參加環保志愿活動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公眾評價等專題。
調查顯示,受訪者普遍認為公民自身環境行為對保護生態環境重要,但不同領域踐行程度呈現明顯差異。在呵護自然生態、選擇低碳出行和節約能源資源方面踐行程度較高,能夠做到“知行合一”。在參與監督舉報和參加環保志愿活動,公眾表現較為積極。在踐行程度相對較差的是踐行綠色消費、減少污染產生、關注生態環境和分類投放垃圾等行為領域,仍然存在“高認知度、低踐行度”的現象。
與2019年調查結果相比,公眾綠色生活方式總體有所提升。更多的受訪者認為呵護自然生態、關注生態環境信息、踐行綠色消費(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贈閑置物品方面)等行為對于保護環境重要,人數占比提高了10%-20%。特別是在踐行綠色消費和分類投放垃圾方面,經常改造利用或交流捐贈閑置物品的受訪者人數占比增加了一倍,垃圾分類踐行較好的人數占比增加了兩成以上。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