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把握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豐富內涵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深中肯綮,核心要義體現為“八個堅持”,深刻回答了為什么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是黨和國家寶貴的理論成果和精神財富,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釋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錨定了價值坐標。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的關系。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反復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生態本身就是經濟、保護生態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標志性觀點和代表性論斷,“兩山論”從根本上改變了生態環境無價或低價的傳統認識,豐富和拓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基本原理的內涵,引領治國理政理念和方式發生深刻轉變,為破解發展與保護難題、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了新路徑。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釋了環境與民生的關系,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賦予了新的特定內涵。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習近平總書記將生態環境提升到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和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的戰略高度,闡明了生態環境在民生改善中的重要地位,是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積極回應,深化和拓展了傳統民生概念以及我們黨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內涵。就是要把優美的生態環境作為黨和政府必須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務,讓人民群眾在天藍、地綠、水清的環境中生產生活,不斷提升優美生態環境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釋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為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綠色根基提供了方向引領。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地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這是不可抗拒的規律;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這些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規律、自然規律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厘清并回溯了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哲學源頭,飽含了謀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正在指引我們走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引領中華民族在實現偉大復興征程上闊步前行。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刻闡釋了國內與國際的關系,為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厚植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推動構筑尊崇自然、綠色發展的生態體系,切實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孤立主義、保守主義、民粹主義反彈,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逆全球化思潮和政策取向,不僅影響全球經濟發展,還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造成很大影響。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建設性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將不斷提升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地位和作用。
夲呅內傛萊源亍:ф啯碳*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