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業支持“碳中和”
作為歐盟的支柱產業,汽車業為歐盟創造了1380萬個工作崗位。疫情持續蔓延,使得歐洲汽車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部分國家4月銷量下滑幅度超過95%。眼看美國和日本早就祭出了萬億美元的經濟救助計劃,歐洲汽車業也呼吁歐盟及其成員國盡快提供支援。
5月14日,寶馬、戴姆勒、菲亞特克萊斯勒、豐田歐洲公司、大眾商用車、沃爾沃集團、采埃孚、佛吉亞等各大主流汽車制造商和大型零部件供應商的首席執行官及總裁等人,與歐盟委員會、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代表齊聚一堂,就制定汽車業穩固復蘇計劃的優先事項達成一致,“以期刺激更廣泛的經濟,推動向碳中和社會的轉型”。
ACEA總干事埃里克·馬克·惠特瑪表示:“考慮到銷售近乎全面崩潰,為汽車制造商提供強有力的市場激勵,使其能夠重新開放生產設施,并讓人們保住工作崗位,是至關重要的。”惠特瑪指出,作為高度依賴產業鏈的汽車行業,在疫情目前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相互協作和激勵措施都是必需的。
當前,歐盟的復蘇計劃還有待批準,法國是首個宣布疫情期間刺激措施的歐洲大國,德國針對車市的刺激政策也在醞釀之中。5月初,德國總理默克爾與大眾、寶馬、戴姆勒等企業高管舉行了視頻
會議,會后召集了一個工作組,討論如何重振德國經濟及汽車業。根據德國總理默克爾首席發言人斯特芬·塞伯特發布的聲明,上述工作組的討論結果將于6月初公布,目標是促進“創新技術”。默克爾也明確表示,任何經濟刺激計劃都必須以保護氣候為前提。這意味著,德國對汽車業的扶持很有可能也會向低排放汽車傾斜。
電動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歐洲運輸與環境(T&E)環保游說組織指出,歐盟及其成員國對于處于疫情困境中的汽車行業的援助,應優先考慮刺激電動汽車生產,促進零排放汽車的銷售,尤其是在企業車隊、出租車、汽車共享等方面,以最終實現歐洲汽車產業的綠色復蘇。
事實上,雖然疫情嚴重打擊了歐洲整體車市,但電動汽車細分市場受到的沖擊相對較小。ACEA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洲電動汽車總銷量達到22.8萬輛,實現逆勢增長,市場占有率從上年同期的3%增長到7.5%。尤其是在挪威、冰島、瑞典、芬蘭、荷蘭等國,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均達到兩位數。
近兩年,歐洲電動汽車領域投資激增。T&E在5月25日發布一份報告稱,在截至2018年年中的12個月內,歐洲電動車市僅吸引到32億歐元投資,而2019年達到創紀錄的600億歐元。T&E預測,由于歐盟排放法規日趨嚴格,盡管油價大幅下跌,疫情過后,該地區電動汽車銷量仍將繼續攀升,2020年和2021年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將迎來“爆點”。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