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協助保險業拓展風險池的廣度和深度
加快NBS保險的發展的同時,也必將幫助保險行業進一步拓寬現有保險風險池的廣度和深度。盡管中國保險業發展迅速,但在一些自然資源和生態體系方面依然存在著保險保障缺口。例如我國的草原保險剛處于業務開展的初級階段。草原、森林、山川河流、植被作物、湖泊海洋等各類型的自然資源的保險產品發展都存在著較大發展空間。此外全球保險業也一直在探索提供關于地震、臺風、颶風、強降雨、洪水等自然災害更加完善的保險解決方案。通過NBS的理念,保險行業對于保險保障標的和保障災因可進一步擴展,對已有產品可以進一步挖掘保險的深度價值,以積極響應中國關于 “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的保護方針。
在2020年3月的《自然》學術期刊上,來自西班牙坎塔布里亞大學的Fernandez教授及其團隊發表了相關
論文,對紅樹林這一自然生態資源在全球洪水防控上起到的保護作用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文章指出紅樹林對全球洪水減災的經濟效益高達每年650億美元;中國的減災經濟效益達到了85.8億美元 (Menéndez, Losada, Torres-Ortega, Narayan, & Beck, 2020)。然而,國內現階段針對紅樹林展開的森林保險尚在起步階段。目前紅樹林的保險保障大多通過更為廣泛的森林保險做較基礎的覆蓋,在此情景下,保險產品未能精準匹配保險標的的風險屬性:如保額與實際保障需求不匹配、保障災因和實際災情存在差距等,保險覆蓋率也難以提升。如能通過NBS的角度切入,引入政府財政資金,對可為防洪減災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紅樹林進行產品優化后投保,將進一步幫助保險公司拓寬現有風險池廣度和深度。
針對生態林業資源,通過NBS的角度切入也將給相關風險池和風險保障模式提出不同于傳統保險模式的風險解決方案。因為NBS角度的全面性,在設計森林地區相關產品時,可以更加全面地去考慮森林這一受體的暴露特性。譬如,可以就森林地區的溫度、濕度等氣象參數設定相關指數,將溫度、濕度等指數和火災、干旱、病蟲害等主要林木受損災因的強相關性反映到指數化保險產品的設計理念中。與傳統的森林火災保險相比,基于NBS的森林指數化產品將更直觀地把危險林木的更為廣泛的災因納入了保障范圍。為了減少指數和災因之間非線性關系帶來的精算基差風險,保險業必須深化對指數與災因之間的相關性的研究。在NBS基礎上,保險行業的風險池將在風險的覆蓋面及風險研究的深度多個維度得到提高。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