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問題是中國環境工作不可忽視的一環。土地流失、土壤污染等問題已成為阻礙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嚴峻挑戰。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也稱土十條)中針對土壤修復工作作出明確指示,具體將分為三階段開展,以2020年、2030年、本世紀中葉為三個時間節點,逐步實現土壤環境風險基本管控、土壤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及生態系統良性循環。
我國土壤修復項目投融資市場資金缺口較大,擁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而言,我國絕大多數土地修復資金來源集中于政府撥款,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優勢未能進一步挖掘。其他渠道,諸如BOT和PPP項目融資只占較小比例。因此,必須加快挖掘土壤修復項目融資的工具,撬動社會資本,為我國順利實現土壤修復工作目標打好金融基礎。
在中國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國際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挪威水環境研究所、中央財經大學
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與奧斯陸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系列報告Financing Models for Soil Remediation中,介紹了若干有潛力被用作土壤修復項目的融資工具。本文選取TRINE眾籌
平臺項目作為
案例予以介紹,旨在為決策者、金融機構與項目管理者提供參考。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