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廈門廣電網報道 11日上午,同安法院聯合相關部門,在同安南山村設立了廈門生態審判
碳匯教育實踐基地。今后,破壞生態環境刑事犯罪的被告人,將被安排在南山村周邊的山林,進行異地補植復綠。
去年12月4日,同安南山村發生了一起森林火災,過火林地面積近700畝,造成林木資源損失價值約16萬元。經森林公安機關查明,火災是當地村民在野外進行農事活動時,非法用火引燃的。目前,這起案件已經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上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過火的林地上,不少樹木已經變黃枯死。如何修復這片林地呢?作為集中管轄全市一審生態環境案件的同安法院,聯合相關部門,在南山村周邊的山林設立了廈門生態審判碳匯教育實踐基地。今后,破壞生態環境刑事犯罪的被告人異地補植復綠時,就可以安排在這片山林進行。
同安法院副院長 張鎮安:我們以恢復性司法這種形式,展現出來就是對他毀壞的山林,進行一個補植復綠,同時我們又給他一定懲罰性的措施。
據介紹,“碳匯”是指從大氣中清除二氧化碳的過程、活動或機制。去年3月12日,廈門首個生態審判碳匯教育實踐基地在同安汀溪鎮堤內村設立,面積約500畝。一年來,其中近400畝林地,已經實現了補植復綠。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