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ESG一直被視為企業自愿承擔的社會責任,甚至成為拖累企業盈利的一大成本。不過,美國銀行一份報告指出,ESG不僅僅能夠幫助投資者規避九成的破產風險;還能創造更多的超額收益,已經成為美國發展最快的聰明貝塔(smart beta)因子策略,遠超價值、質量、波動率等其他因子。
所謂ESG投資,是指投資中注重非財務因素,包括環境(Environment)、社會(Social Responsibility)和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簡稱。
注重ESG因素,確實能夠有效避免一些投資“黑天鵝”。“就在今年,美國五家最大的董事長或首席執行官辭職案中,就有三家與E、S或G的丑聞相關。”美國銀行指出,在過去5年里,企業ESG失誤僅在美國就摧毀了逾5000億美元的市值;在亞洲,過去五年信用評級被下調的公司中,有73%的ESG評級不及中位數水平。
另一方面,ESG也可以創造明顯的超額收益。“在美國,將ESG因素與傳統量化因子結合,可以每年增加2個百分點的阿爾法收益。”報告指出。在亞洲,明晟公司(下稱MSCI) 高ESG評級的公司相對于低評級的公司,其估值溢價從八年前的1-2倍,持續增長至目前的5倍。
此外,高ESG評級的公司也可以容易受到投資者信賴,從而享受到更低的融資成本,“好”公司與“壞”公司的債務成本可能接近200個基點。
那么具體來看,ESG究竟是如何幫助投資者選擇企業呢?美國銀行通過回測亞洲多個行業的數據顯示,擁有獨立董事、披露業績目標、員工性別多樣化、低商譽及低關聯交易水平等因素的公司,其未來資產收益率更高,而每股收益波動性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MSCI同時也為納入指數的中國公司編纂了ESG評級,不過總體水平仍然偏低。據其10月10日披露,過去12個月中,MSCI中國指數中,尚無一家企業獲得AAA級評級,僅1%的企業獲得AA級,包括老板電器 ( 002508.SZ )、吉利汽車(0175.HK)和聯想控股(3396.HK)等。絕大多數企業評級分布在第二等級,其中BBB級占14%,BB級占26%,B級占36%。最差的CCC級則占到了20%.......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