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價煤、低價電以及低迷的利用小時數,正將火電企業拖入生存“絕境”,其資產處置問題也日漸顯現。
大唐發電近期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旗下甘肅大唐國際連城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的債權人以連城電廠無力支付到期款項為由,向法院申請連城發電公司破產清算。據記者了解,破產清算只是火電企業生存現狀的縮影,目前有不少火電企業仍靠母公司“輸血”存續,也有企業正逐步關停部分產能。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隨著能源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電力市場建設持續推進,火電機組生存壓力將越來越大,如何處置關停和淘汰后“出局”的火電資產已是現實問題。
過剩產能陸續釋放
資料顯示,“十一五”“十二五”期間,全國分別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7600萬千瓦、2800萬千瓦。“十三五”期間,煤電去產能進入全新階段。
2016年,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近五年煤電增量的主基調:“十三五”取消和推遲項目建設1.5億千瓦以上,力爭淘汰火電落后產能2000萬千瓦以上。同年,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煤電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淘汰標準,包括單機5萬千瓦及以下的純凝煤電機組;或大電網覆蓋范圍內,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下的純凝煤電機組;或大電網覆蓋范圍內,單機20萬千瓦及以下設計壽命期滿的純凝煤電機組。
2018年,國務院發布《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指出,在2020年之前,重點區域30萬千瓦及以上熱電聯產電廠供熱半徑15公里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和落后燃煤小熱電全部關停整合。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再發文,關停標準再“擴圍”:服役期滿且不具備延壽條件的現役30萬千瓦級純凝煤電機組,不實施改造或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水耗不符合國家要求的煤電機組。
“重拳”頻頻出擊,煤電去產能成效顯著。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做好2019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指出,煤電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去產能目標任務。
有業內
專家指出,未來幾年煤電去產能力度不減,過剩產能還將陸續釋放。不過,據記者了解,各省區市相繼制定煤電去產能目標的同時,新一輪電改在發電、售電側引入市場競價機制,中小型火電機組的報價能力及收益能力遠低于大型新建機組。此外,因特高壓集中投產,外部輸入的大機組、低成本電力比重提高,部分地區火電機組缺乏競爭力,生存壓力依然很大。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_交^易=網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