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市場服務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機遇挑戰并存
《意見》強調,期貨市場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中國式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對期貨市場發揮功能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ㄒ唬┚G色低碳轉型風險管理需求旺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經濟綠色轉型穩步推進,但相關行業發展時間較短、面臨風險較多,穩定發展具有一定挑戰。一是綠色低碳轉型技術路徑存在不確定性。我國以
新能源為代表的多項技術和裝備制造水平已全球領先,但技術革新對產業競爭格局具有較大影響,在部分方面還需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強化科研成果轉化運用。過去十多年,沒有一家光伏龍頭企業可以在行業蟬聯三年以上,就是因為光伏技術從P型到N型再到TOPCon的不斷“洗牌”。動力電池領域固態、半固態、鈉離子電池等多種技術路線全面開花,技術路線存在不確定性。
二是綠色相關產品對應新資源存在不確定性。我國風電、光伏等資源豐富,發展新能源潛力巨大,但風、光、水等自然資源在供給上具有明顯的隨機性和波動性,發電出力在時空分布上不連續不均衡,新能源產業“靠天吃飯”問題突出,是目前限制發展的一大因素。同時,我國約2/3的戰略性礦產需要進口,其中新能源發展的重要原材料鎳、鈷等對外依存度已超過70%,部分可持續關鍵礦產存在“卡脖子”風險。三是產能布局變數較大。以鋰電行業為例,受2021—2022年鋰電產品價格快速上漲等因素刺激,碳酸鋰、正極材料產能大幅增加,2023年進入產能集中建成期。隨著碳酸鋰價格下行,碳酸鋰實際開工率不到50%,磷酸鐵實際開工率只有27%,部分前期過度擴張的鋰電新項目延期投產或取消。面對綠色低碳轉型中的不確定性,期貨作為風險管理的市場化手段,可以發揮管理風險、穩定生產運營預期的功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ǘ┚G色產業的國際競爭優勢為提升期貨價格影響力提供了較好機遇。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信息,我國能源綠色轉型步伐加快,截至2024年6月底,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到16.53億千瓦,占總裝機的53.8%;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高,2023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
碳排放強度較2012年分別下降超過26%、35%,主要資源產出率提高了60%以上。我國外貿“新三樣”相關產品在國際市場領先優勢明顯,產業企業“出海”進行全球布局,為我國發揮期貨價格影響力的先發優勢奠定了基礎。以廣期所工業硅和碳酸鋰期貨為例,兩個品種的上市受到國際市場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工業硅是我國特有的品種,碳酸鋰在交易量、流動性、定價效率上已遠超境外其他交易所的同類品種。
(三)綠色產業新特征給期貨市場監管帶來新挑戰。綠色產業興起時間較短,部分行業缺乏市場化供需預期管理和調節工具,在行業高速發展背景下面臨定價體系不完善、產業鏈各環節協同不暢等新特征,相關品種價格波動較大,對期現聯動監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相比有色金屬、農產品、能源化工等傳統產業,晶硅光伏、鋰電等新興產業高速發展期和行業標準化的歷史還不到十年,行業技術和標準還在快速進步,對持續加強期貨市場監管、保障市場安全運行、守牢風險底線帶來了挑戰。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