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事關國計民生。2014年以來,在深入推進能源消費革命、能源供給革命、能源技術革命、能源體制革命背景下,廣西著眼“減碳加綠”推動能源消費持續轉型,多元發展重塑能源結構體系,創新驅動
新能源市場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減碳加綠推動能源消費持續轉型
10年來,廣西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速7.1%,人均用電量由2014年的2751千瓦時增至2023年的4860千瓦時。2023年,廣西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排名全國前列。
綠色是能源消費轉型的最突出底色,廣西大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減碳加綠”中推動能源消費轉型與產業結構調整的深度融合。
在工業領域,廣西高技術設備制造業用電快速增長,10年來年均增長9%,其中汽車制造業2023年增長達到53%。高載能行業用電比重從10年前的54.9%下降到48%。廣西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不斷培育新質生產力。革命老區百色市推動鋁產業“二次創業”,田陽供電局、田林供電局、平果供電局等多個基層單位在需求端推廣
節能減排技術,為百色鋁產業年節約標煤69773.4噸,折算節約電量2365.2萬千瓦時。
新能源汽車成為低碳轉型“主要抓手”。廣西新能源汽車累計保有量達到70.78萬輛,滲透率為7.4%,廣西全區公共充電槍超過8.2萬支,實現充電設施鄉鎮全覆蓋。2023年充換電服務業用電規模達到11.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1%。南方電網廣西欽州供電局大力推動國家重大工程平陸運河施工用電需求,截至2024年6月底,平陸運河相關用電項目累計已送電110個。
在文旅領域,桂林零碳綠電世界級旅游城市示范區逐漸成型。景區景點、酒店民宿、交通樞紐譜寫“綠電+山水”文章。漓江景區已經完成1000張新能源排筏取代傳統油料排筏工作,全電民宿、全電廚房、港口岸電……漓江精華段的竹江碼頭等21個泊位岸電全覆蓋。
多元發展重塑能源結構體系
針對廣西傳統能源結構中“缺煤少油乏氣”,廣西加快推動光伏、風電、儲能等方式的多元板塊發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電源側加快多元化能源裝機容量。2023年廣西總裝機容量達到7565.8萬千瓦,比2014年增長135.4%,成為我國西部首個包含水、火、核、風、光等多種電源的省級電網。10年來,廣西新能源從小到大,實現大規模高比例發展。截至2024年6月底,廣西新能源裝機容量突破3056.1萬千瓦,成為全自治區范圍內第一大電源。
儲能側全面加快抽水蓄能建設。廣西范圍內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包括桂林灌陽抽水蓄能電站、欽州抽水蓄能電站、貴港抽水蓄能電站等。僅欽州供電局范圍內的靈山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將推動綠色低碳目標的實現。北海供電局新型電力系統實現“可觀、可測、可控”,已連續7年實現
清潔能源基本全額消納,累計消納
清潔能源超過55.5億千瓦時。
電網側不斷提升電網承載能力、抗災能力、消納能力。10年來,廣西累計完成電網建設資金1392億元,形成500千伏廣西“四橫兩縱”主網架格局,實現500千伏變電站設區市全覆蓋、220千伏變電站縣域全覆蓋。目前,廣西電網西電東送能力提升800萬千瓦,比10年前提升1倍。
創新“科技+市場”驅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10年來,廣西致力于科技強網,集中優勢資源力量在自主可控、進口替代等方面突破瓶頸,同時以市場化手段推動新能源高質量發展。
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方面,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工信廳等多個部門聯手推動新能源結構與電網安全的科技攻關,廣西高等院校及電網領域的科研團隊推動基于大數據分析的電碳監測
平臺研究,將實現電力、碳、石油等物理能量流和數據信息流的匯聚,精準助力碳分析、碳優化、碳評價……
無線傳能方面,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建成了國內首個60千瓦電動汽車移動式無線充電示范工程,研制了“智能無線充電無人機及機巢”等,科技成果轉化金額達到2000萬元。
廣西電網公司承擔22項國家、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累計有效發明專利擁有數3389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115項,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突破1億元。今年5月11日,大容量鈉離子電池儲能電站在廣西南寧投運,填補了鈉離子電池材料、鈉離子電池集成技術以及鈉離子電池儲能安全防控技術三方面的空白。
科技創新帶來生產力解放,體制機制上的創新帶來深層次變革。
10年來,廣西堅持推動能源領域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成效顯著,“獲得電力”指標到達國內前列水平,“易快好省”的用電營商環境有力支撐廣西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
“一張網”建設邁出關鍵一步,進一步理順電力體制機制,“兩率一戶”提前一年達到國家要求,農村地區的電力普遍服務能力顯著提高。電網“毛細血管”的電縣鄉基層供電能力持續提升。百色西林供電公司全年綜合線損率6.08%,線損率大幅度下降,線路自愈率實現“零”的突破,實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轉變。
電力市場化改革縱深推進。10年來,廣西累計電力交易成交電量超6000億千瓦時,2023年交易電量是2014年的32倍。作為全國首批開展綠電交易的省份之一,廣西自2022年綠電交易開市以來,推動風光等新能源入市,成交綠電電量累計達100億千瓦時,以市場化手段助力新能源消納,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和新型能源體系。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