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我國確定了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
碳中和的目標,并作出一系列相關工作部署,全方位推進
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中央經濟工作
會議強調,“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
碳中和,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我國承諾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的時間,遠遠短于發達國家所用時間。面對艱巨的減排任務,必須下大氣力推動鋼鐵、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工業領域低碳工藝革新和數字化轉型。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不斷完善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加強綠色低碳技術攻關,推進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在
清潔能源、新型電力系統、儲能、節能、能源回收、碳捕獲封存等方面,已具有豐富技術積累、形成先發優勢,初步具備了相對完整的綠色低碳技術布局,為大力發展綠色
低碳經濟,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利條件。
鋼鐵產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也是制造業門類中
碳排放量較大的工業部門。長期以來,鋼鐵產業為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鋼鐵先進材料也能夠為我國超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裝備現代化制造等領域提供原材料支持。鋼鐵產業在產業鏈中所處的關鍵位置,使其綠色低碳轉型不僅關乎其自身可持續發展,而且對制造業整體減碳具有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給
北京科技大學老教授的回信中,對促進鋼鐵產業創新發展、綠色低碳發展提出殷切期望。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