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時期,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關鍵時期,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必須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斷增強推進
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定力。
新時代十年,歷經脫貧攻堅浴火淬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譜寫多彩貴州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貴州始終守好“兩條底線”,不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協同共進。“十四五”時期,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入關鍵時期,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必須堅決扛起政治責任,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不斷增強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戰略定力。
定力,是念茲在茲的牽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
定力,是一以貫之的自覺。兔年春節后上班第一天,貴州省市縣鄉村五級同步開展植樹造林活動,1469個義務植樹點,13.8萬人,118萬株,種下的是樹,彰顯的是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6月18日,貴州生態日當天,全省各級河長、林長巡河巡林,2萬多名河湖長,4萬多名林長,巡看的是河,傳遞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如磐信心,用實際行動不斷推動實現河“長治”、林“長治”。
新時代十年來,貴州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使命更加光榮、責任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務必保持戰略定力,踏石留印、久久為功。
心懷“國之大者”,貴州深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戰略行動,爭當生態文明建設的“優等生”——
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把系統觀念貫穿到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全過程,切實擔負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堅決做到令行禁止,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鞏固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堅決扛起祖國“綠色版圖”中的上游責任,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篤定“省之大計”,貴州探路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勇做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實干家”——
堅持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先后把“大生態”置于“三大戰略行動”之列,深刻理解和把握打造“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的重大使命、重點任務、實踐要求,建立健全生態文明試驗區制度體系,寫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篇大文章,以對歷史、對人民、對子孫后代高度負責的態度,走前列、做表率。
仲夏時節,烏蒙腹地的海雀村,微風習習、松濤陣陣。昔日因生態環境惡劣而“苦甲天下”的“絕地”,歷經幾代人嘔心瀝血,上萬畝荒山禿嶺搖身變成莽莽林海,跳出了“越窮越生—越生越墾—越墾越窮”的惡性循環怪圈,創造了生態治理與消除貧困的典范。
銅仁萬山,曾以“汞都”聞名天下,但因過度開采,礦盡山空,萬山也一度成為全國最典型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勇攀綠色階梯,借力生態轉型,從國家礦山公園到朱砂古鎮景區,文旅新地標為綠色發展詳解注解,創建綠色發展先行示范區,“黔東門戶”昂首闊步新征程。
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價值引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滿足人民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必能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由短期到長遠的根本性突破。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