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珠海報道“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取得顯著進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中國將繼續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戰略定位,堅定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5月26日,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與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主辦的“亞洲低碳技術和創新大會暨第三屆全國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致辭時表示。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解振華指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取得顯著進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取得積極成效。過去10年,中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以上的經濟增長,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了35%,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汽車發展全球領先。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 an g.com
中國積極推動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堅持多邊主義,堅持公約的原則與制度化的改革,為《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實施作出了突出貢獻,并通過氣候變化來了合作,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和支持,與各有關方共建綠色“一帶一路”,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不可逆轉。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解振華表示,中國將繼續堅持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道路的戰略定力,堅定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實現轉化目標,協同監督調查,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更加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
我國指出,要加快綠色低碳科技領域,狠抓綠色低碳技術攻關,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的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創新成果的轉化。解振華介紹,“1+N”政策體系及其中的《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明確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科技、低碳與零碳工業流程再造技術,低碳零碳技術,建筑交通低碳零碳技術、負碳及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前沿顛覆性低碳技術等重點創新方向,提出要加強低碳零碳技術示范和碳達峰碳中和標準體系建設。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解振華強調,要大力推動各行各業綠色低碳科技進步,制度創新和落地應用,提升減污降碳協同治理水平,形成綠色低碳技術創新體系與綠色低碳產業體系,加快形成有利于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要深化與各國在綠色技術、綠色裝備、綠色服務、綠色基建、綠色供應鏈、綠色金融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呼吁廣大生態環境科技工作者聚焦綠色低碳前沿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搶占綠色低碳科技創新和產業競爭制高點,支撐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和全球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