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環境記協近期舉辦的環境茶座上,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科研團隊聯合
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組成的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城市碳達峰
碳中和指數。
這份研究首期評價涉及110個重點城市。研究發現,各地區對“雙碳”工作高度重視,但多數城市達峰目標和方案路徑尚不清晰,“雙碳”規劃和管理能力有待加強。
評價研究發現,“十三五”以來,城市在控制
碳排放增長方面取得進展,39%的參評城市
碳排放與經濟增長呈現出較強的脫鉤趨勢。
但110個城市的碳排放平均增速高于全國增速估算值。“這意味著,經濟較為發達和人口較多的城市,在減碳方面總體尚不處于引領地位。”北京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說。
課題組提出政策建議,各城市要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實際情況和發展階段的“雙碳”行動目標和方案、加速構建區域乃至全國調度和互補的能源供應體系等。
在此次環境茶座上,還有
專家表示,在城鎮化進程中要避免高碳鎖定,針對不同類型的城市,需采取差異化的碳達峰路徑。要充分利用現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有效配置資源,通過區域協同推動城市碳達峰碳中和。此外,要把城市氣候適應工作放在重要的地位。(記者高敬)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