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巴黎協定》(以下簡稱《協定》)正式生效,開啟了全球氣候治理新階段。在當天,國務院還印發了《“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而為達到二氧化碳控排及承諾峰值的目標,《方案》也明確我國要力爭在2020年能源體系、產業體系和消費領域低碳轉型取得積極成效??梢?,《協定》對我國能源戰略加速轉型形成的倒逼作用已開始全面釋放。而解振華也表示,峰值等自主貢獻目標的確定,實際上也為中國建立了質量效益型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的倒逼機制。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面對巨大的減排壓力,能源戰略轉型究竟路在何方?在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處處長孔濤等多位業界專家的發言中,能源消費結構調整、低碳城鎮化等都成為了解答這一問題的關鍵詞。國務院本次公布的《方案》更在首要位置提出,我國要用低碳引領本輪能源革命。其中,關鍵的能源結構調整的思路在《方案》中占據了較大篇幅。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推進能源結構轉型、經濟轉型的時期,也是加快替代化石能源的關鍵階段。”孔濤表示。《方案》明確,我國將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基本形成以低碳能源滿足新增能源需求的能源發展格局。到2020年,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費比2015年下降15%,非化石能源比重達到15%。大型發電集團單位供電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550克二氧化碳/千瓦時以內。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排.放_交^易=網 t a n pa ifa ng .c om
而對于傳統能源,《方案》明確,我國將繼續控制煤炭消費總量,2020年控制在42億噸左右。推動霧霾嚴重地區和城市在2017年后繼續實現煤炭消費負增長。加快推進居民采暖用煤替代工作,積極推進工業窯爐、采暖鍋爐“煤改氣”,大力推進天然氣、電力替代交通燃油,積極發展天然氣發電和分布式能源。在煤基行業和油氣開采行業開展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的規?;a業示范,控制煤化工等行業碳排放。積極開發利用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加強放空天然氣和油田伴生氣回收利用,到2020年天然氣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提高到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