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勇14日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上提出,中國積極參加和引導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通過多措并舉、合力推動,中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實現了碳排放強度大幅下降。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氣候變化是關乎人類生存發展的全球性重大問題,《巴黎協定》確定了全球實現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景,提出全球排放應盡早達到峰值,并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平衡。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張勇表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這不僅是履行國際義務的需要,更是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2015年6月,中國向聯合國正式提交了“國家自主貢獻文件”,進一步明確了中國2020年、2030年低碳發展的目標和路線圖。多年來,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政策和行動,包括強化碳排放強度目標責任考核,發揮碳強度指標約束作用,并在全國42個省市、8個城鎮、51家工業園區、1000家左右社區開展了低碳試點。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com
張勇表示,積極探索各具特色的低碳發展新模式,目前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進展順利,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建設穩定推進。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據統計,2015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降了20%左右,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17%的目標,比2005年下降了38%左右。為完成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和實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能源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2015年中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已達到12%,超額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11.4%的目標,森林碳匯顯著增加,清查結果顯示,中國森林蓄積量達到151億立方米,超額完成“十二五”規劃的143億立方米的目標。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張勇表示,“十三五”是中國實現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的關鍵期,要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確保實現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必須加快經濟發展轉型,努力探索符合國情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將一如既往,積極承擔與中國基本國情、發展階段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落實強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國家自主貢獻。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