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炭消費連續兩年下降后,中國在未來五年將進一步向清潔能源轉型。根據近日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到2020年,中國將把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這是首次將硬性能源消費限額納入規劃;草案中的氣候目標還包括單位GDP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5%和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這都有助于中國落實碳排放峰值承諾,保護貧困與脆弱人群免遭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繼上周一份研究指出中國碳排放峰值最早可于2025年到來之后,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中國碳排放可能在2025年前達峰——甚至有可能已經見頂。隨著歐盟近日表示有可能會增強2030年氣候雄心,中國若能在十三五期間制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將實現改善空氣質量,實現低碳經濟轉型等多重效益,甚至提前達峰。
關鍵點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十三五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推進清潔能源轉型。周六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到2020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并實現單位GDP水耗、能耗與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與18%。在2015年煤炭消費進一步下降,清潔能源實現歷史性增長的背景下,中國首次提出硬性能源消費限額,明確地釋放出能源結構優化的信號。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加速能源轉型有助于改善公眾健康,消除貧困。世衛組織指出若不采取有效行動,未來三十多年,氣候變化引發的瘧疾、腹瀉、營養不良等病癥將導致每年新增25萬死亡案例。中國作為碳排放大國,仍有近5600萬貧困人口,去年空氣質量達標城市僅占21.6%。氣候變化與空氣污染同根同源,若無視氣候變化,消除極端貧困與可持續發展目標也面臨巨大挑戰。分別由中國能源學會和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發布的兩份報告顯示,鑒于清潔能源的迅速發展,以及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有可能在2025年甚至之前實現碳排放峰值。加速發展清潔能源將為國民帶來巨大的健康與經濟效益。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氣候變化影響遍及全球,巴黎協定的落實在于各國國內的實質行動。巴黎協定標志著各國對于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共識和決心,現在是各國將其付諸行動的時候了。歐盟近日表示有可能會增強其2030氣候雄心,斐濟也成為全球首個批準巴黎協定的國家,中國若能將煤炭消費總量納入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加速能源轉型,將增強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提升氣候雄心,推動全球氣候行動,彌合減排差距。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n g.com
媒體報道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能源轉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資源環境指標增至10項 (人民網)
“十三五規劃”草案: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華爾街見聞)
“十三五”規劃:加快改善生態環境(新華網)
李克強:今年將重拳治理大氣霧霾和水污染(中國新聞網)
解振華:中國2030年左右出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新華網)
報告:中國二氧化碳排放或已見頂(FT中文網)
能源局局長:中國能源革命提速 世界將迎機遇(新華網)
可再生能源迎高速發展時期 亟需完善補貼機制(經濟參考報)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 放_交-易^網^t an pa i fang . c om
氣候變化影響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中國海平面上升速度偏快 院士:風險迫在眉睫(中國氣象報)
未來30多年,氣候變化每年將增加25萬人死亡(人民網)
科學家稱全球變暖促使龍卷風現象增多(騰訊科學)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資源與工具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om
草案: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全文)(鳳凰財經)
文章:中國煤炭消費量到達峰值了嗎?(中外對話)
分析:清潔發展光伏后勢強勁 技術進步仍是產業轉型升級第一要務(中電新聞網)
數據新聞:下一個五年,事關國計民生的百大工程(新華網)
文章:建言“十三五 ”制定中國煤炭消費總量控制規劃建議書(中國煤控項目)
報告:氣候變化與精準扶貧(樂施會)
博客:China’s Climate Action: Looking Back, and Looking Ahead to the 13th Five-Year Plan(WRI) 內-容-來-自;中_國_碳_0排放¥交-易=網 t an pa i fa ng . c om
大家說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om
目前全球每年有700萬人因為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空氣污染等原因過早死亡。專家預測,未來30多年,氣候變化引發的瘧疾、腹瀉、中暑和營養不足病癥每年將額外造成25萬人死亡。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_碳0排0放^交-易=網 ta n pa i fa ng . co m
——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
氣候變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國海平面上升的速度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從1980年至2014年,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速度為每年3.0毫米,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7毫米。特別值得關注的是,海平面上升是緩變型災害,其對城市防洪除澇、供水安全系統的影響往往與其他極端氣象災害的影響疊加在一起,很容易被忽略。采取針對性措施來降低海平面上升可能帶來的風險,已經迫在眉睫。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 ai fan g.c om
值得注意的是,氣候變化也在影響國防安全和全球安全。2004年以來,美國國防部每年都發布氣候變化對美國國家安全影響的報告。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安全威脅,全球氣候變化會通過影響糧食、水資源、能源等戰略資源的供應與再分配,激化現有的地區沖突,惡化現有局勢、加劇緊張關系和不穩定因素,引發社會動蕩和邊界沖突,進而擾亂現有國際秩序和地緣政治格局,影響全球安全。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ai fang . c o m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宇如聰 夲呅內傛萊源?。骇鎲┨?排*放^鮫*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