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銀行預計.在(京都議定書>協議框架下,2008~2012年發達國家碳減排顴需末為16 35億噸,清潔發展機制 (CDM,Clean Deve JopmentMechanism)可解決13 3億一17.2億噸的減排額。在現有的
COM初級市場交易中,中國占絕對比例。2005~2009年,中國的交易額占所有簽約CDM交易顴的60%以上,其中,2008年達到7 84%??焖侔l展的cDM市場,為我國推出結構性理財產品、基金、信托等碳金融理財產品提供了機會,也為碳盒融理財產品提供7廣闊的市場空間。但受種種園素制約.目前的碳金融理財產品基本上都是掛鉤國外市場的鮚構性產品.純粹以理財為目的.對推動藏國低碳鱔濟的發展尚未產生積極作用。制約碳魚融理財產品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缺乏統一的碳交易體系和認證標準。目前.除京津滬3家交易所率先掛牌外。各地方性碳排放杈交易機構正在相繼建立。由于缺乏統一文易體系和認證標準,國內各交易所主要開展基于CDM項目的非標準化合約交易。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一方面,交易品種太少,限制,碳金融理財產品投資范圍。事實上,國內企業已出現自慝減少碳排放權交易的需求,2009年1月,天津排放杈交易所發生首筆按照國際自愿減排標準的自愿減排交易,上海濟豐紙業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向廈門赫仕環境I程有限公司成功購買6266噸碳排放。另一方面,標準化舍約交易缺失,不能為碳金融理財產品提奘掛鉤標的,使得國內鍛行碳童融理財產品只能掛鉤國外氣候指數、歐盟碳排放杈期貨臺約等標的。 本+文`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網-tan pai fang . com
缺乏有效、可持續的碳交易市場激勵機制。碳金融業務作為新興產品發展尚不成熟,具有高風險特征,外部激勵機制對調動市場主體的參與積極性不可或缺。歐盟強制減攤體系下的環境績效制約、芏加哥交易所自愿交易體系下的行業領導地位認同等均是有散的窯易激勵機制。除CDM外,§前我國尚未建立有效的碳盤舄市場激勵機制,企業自主開展碳減排將增加經營成本,降怔其行業競爭力制約了碳減排積極性,并影響到發展碳金融理財產品的內在動力。
本`文@內-容-來-自;中_國_碳排0放_交-易=網 t an pa ifa ng . c om
碳金融鯨臺配套政策不完善。首先,碳金融政策法規不夠完善。目前與碳金融相美的政策法規主要是2007年7月國家環??偩?、^民鏹行、銀盥會聯臺發布的{若干落實環保政策法規防范信貸風險的意見).其內容僅涉廈綠色信貸方Ⅲ,對干碳盤融的綜合協調發展,缺乏確立排放權交易韻法定程序、環境風險評級標準等,日操作性不強。其次.環保信息共享機制不完善。
融機構、投資者對堿金融的認識和介入不足。在碳壹融交易市場體系中,矗重要的是碳盎融資產及衍生品的定價杈。由于交易標的的特殊性,碳金融業務存在較太風險?,F階段國內金融機構對破童融業務的國際規則、逗作模式、風險管理、項目開發、審批流程等均不熟悉,同時,缺乏與碳金融業務相關的專業機構扭^才,使得國內童融機構參與碳寺融交易的動力不足.難以開發出相應的嫉金融理財產品。產品的不足制約了客戶對這一新興領域的理解與認知,井反作用于產品需求。調查顯示,85%的商業銀行認為目前我國客戶群體對碳金融理財產品缺乏了解儀有1 5%的商業銀行認為客戶對該類理財產品存在中等程度了解。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由于碳理財產品所投資的環保領域屬于未來成長潛力巨大的新興行業,所以,金融機構應高度重視,未雨綢繕,認真規劃,打造出富有中國特色、渾受投資者歡迎的碳盒融理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