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德國推出國家氫能戰略之后,歐盟委員會于7月8日推出了歐盟氫能戰略。戰略指出,將把“綠氫”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但是在中短期內,仍需要“藍氫”以推動氫能市場的發展和成熟。
歐盟委員會于7月8日推出了歐盟氫能戰略。戰略指出,將把“綠氫”(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取的氫能)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但是在中短期內,仍需要“藍氫”(利用化石能源制造但是配以碳捕獲技術的氫能)以推動氫能市場的發展和成熟。
歐盟委員會的氫能戰略劃定了三大階段并設定了階段性目標:·2020-2024年,支持歐盟范圍內建成6GW的電解綠氫產能,將綠氫的年度生產量提高到一百萬噸。
·2025-2030年,氫能需要成為歐盟能源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屆時將在歐盟范圍內建成近40GW的電解綠氫產能,并將年度綠氫產量提高至一千萬噸。
·2030-2050年,綠氫技術將完全成熟,并將大規模用于難以通過電氣化實現零
碳排放的領域。
作為氫能戰略的一部分,歐盟委員會還宣布成立“清潔氫能聯盟” (Clean Hydrogen Alliance),立志讓歐洲成為全球氫能市場的領導者。
————上個月,歐盟的氫能大國德國政府推出了國家氫能戰略,明確指出將綠氫作為未來發展重點,并計劃在2030年前將國內的電解綠氫產能提高至5GW,并2040年前進一步提高至10GW。
————德國的國家氫能源戰略包含38個行動項目,計劃分兩步走:2020年到2023年,主要目標是為德國氫能源國內市場打好基礎;2024年到2030年,主要任務是鞏固國內市場,建立歐洲與國際市場,服務德國經濟。德國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德國生產的氫能約占全球總量的20%。6月初,德國政府公布了1300億歐元規模的經濟復蘇計劃,其中提出至少投入90億歐元發展氫能。
目前,全球99%的氫能是利用化石能源制造的,其中76%基于天然氣、23%基于煤炭。碳捕獲和儲存技術仍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目前全球只有19個運行中的商業項目。歐盟內暫不存在大型設施可以儲存被捕獲的二氧化碳。
歐盟的氫能戰略得到了普遍的肯定,不過,戰略在中短期內為藍氫保留了發展空間,這引發了一定的批評:
SolarPower Europe政策總監兼臨時首席執行官Aurélie Beauvais:“今天,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向
綠色協議的雄心壯志邁出了重要一步,它承認由太陽能和風力發電驅動的可再生氫是最有希望實現難以減排行業脫碳的途徑。這是一個明智且具有前瞻性的舉措,因為當今的可再生能源是最實惠、最清潔、就業密集型技術,能夠在歐洲關鍵時刻支持
綠色復蘇。隨著歐盟委員會的氫戰略的發布,歐洲可再生能源部門被確認為歐盟能源轉型的核心支柱,支持歐洲經濟的全面脫碳,甚至超越電力。”
獨立氣候變化智庫E3G的高級政策顧問lisafischer說:“歐盟迫切需要對其能源系統進行結構性改革,以支持綠色協議實現凈零排放。今天的戰略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機會——然而,能源系統整合戰略未能實現所需的變革,氫戰略為利用碳捕獲與封存(
CCS)的化石氣制氫敞開了大門,化石氣的逐步淘汰。”
【版權聲明】本網為公益類網站,本網站刊載的所有內容,均已署名來源和作者,僅供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之用,如有侵權請權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將立即做刪除處理(QQ:51999076)。